淡化“有效性”、首提“稳定性”,监管层再释货币政策信号。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近日在京召开,其中明确,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第一季度例会的定调是“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两相对比,“有效性”已经不提,新增的“稳定性”提法则放在了首位。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提法的微调是对此前外界关于“超调”争议的回应。
当前货币政策是否过度收紧见仁见智,但在当前“抑通胀”和“稳增长”成为两大着力点的背景下,如何避免特定领域的经济运行趋冷亦成为政策观察期面临的课题。
事实上,本报昨天即报道,一种宏调新思路正在形成:相对紧缩、定向宽松。
谈及一些领域的“定向宽松”,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告诉记者,本质上看这些都是属于财政政策的一部分,相关措施也不会对央行调控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中小企业融资等领域“定向宽松”,也是在保持整体流动性调控的相对紧缩之余,体现了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值得关注的是,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发改委、财政部昨日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在中小企业划型中增加“微型企业”一类。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这有助于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地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扶持力度。
“稳定性”提法回应“超调”?
昨日举行的上述例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但通胀压力仍然处在高位。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节奏和力度。
“有效性说法的取消,说明央行已经注意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将会逐渐显现。”农行高级宏观分析师袁江对记者表示,事实上,从M1、M2的指标看,收缩的货币政策效果已经非常明显。从物价来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性,其对物价的效果今后将逐渐显现。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M1、M2增速在上半年经历了急剧下降的过程。其中,5月M2增速由去年12月的19.7%下降到15.1%。15.1%的增速实际上已经低于全年16%的目标值。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信贷规模得到了控制,M2也回到了目标值以下。”李迅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对“有效性”提法的淡化解读较为一致,但对“稳定性”的内涵阐述却存在不同看法。
“货币政策收紧后,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因此有人认为政策应该放宽。稳定性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上述言论。”袁江表示,央行此次强调“稳定性”,意味着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定的基调。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也认为,“稳定性”的提出是对当前货币政策“超调论”的一个有针对性的回应。
李迅雷则认为,前期,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货币政策有点超调。提出“稳定性”,就是要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从这个说法来看,相比上半年有一个放松的信号。
但农行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依然认为,仍须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主基调,调控方向不宜贸然改变。
该报告建议,下半年仍有加息必要,可酌情上调1~2次,每次25个基点,7月上旬是一个加息的时间窗口。
中金公司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则预测,6月新增贷款5900亿元,M2同比增长15.2%。
“定向宽松”如何把握
记者了解到,在维持相对紧缩的同时,针对经济中出现的下滑风险,定向宽松政策其实已经开始推出。
一位官方人士此前和记者列述多个“定向”之处,其中就包括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微型企业新标准的出炉,一大考量就是为了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
上述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也强调,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而据上述官方人士介绍,在此前10万亿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报告公布的背景下,对这一领域的有保有控也成为“定向”的应有之义。
发改委已经发文,允许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并要求将筹措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
对于“相对紧缩、定向宽松”的调控思路,李迅雷表示,相关措施从本质上看,都是属于财政政策的一部分。
李迅雷认为,货币政策是对总量的调控。所谓“定向宽松”的措施,并不会对央行调控产生负面影响。
“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问题,尤其是资金缺乏。而保障性住房又是不得不完成的硬任务。这些方面,如果不‘定向宽松’,那么经济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问题。”中山大学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告诉记者。
但林江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以保障房建设为例,林江指出,虽然新发行的企业债券规定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但谁也无法保障这些钱真正用于其中。“比如原来本来有部分资金要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现在因为有了企业债券,原来的钱可以用在其他领域。”
一位熟悉地方债务的专家也告诉记者,虽然是“定向宽松”,但国民经济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最后还是传导到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肌体里面,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的程度。
这位专家认为,“定向宽松”不是解决地方债的根本办法。最根本的还是要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土地制度等,包括考虑如何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完全放到一个硬约束的框架里面,纳入到人大和公众的监督之下。
林江则直言,与其让地方投融资平台借债,还不如顺势而为,让各个地方政府根据需要发行地方债,“有了地方债不要紧,关键是要透明化。”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地方自行发债的试点工作正在积极准备当中,广东、浙江省目前正在做试点。
车市提升士气
去年底,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以及小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三项鼓励政策都已经退出,其影响已经从近几个月的汽车产销的数据上显现。
前5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3.19%和4.06%,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52.4个和49.19个百分点。
上述官方人士透露,为了遏制汽车消费的下滑态势,有关政策已在酝酿之中,这也是“定向”领域之一。
昨天,沪深两市股指双双出现约2%的涨幅。
其中,上海汽车等多只权重股也出现了3%以上的较大涨幅。比亚迪连续第二个交易日强势涨停。
市场如此积极反应,凸显出该行业对于“政策红利”的热盼。
政策接力已有迹可寻。
6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税收、土地政策、降低过路过桥收费和加大物流业投入等方面着手,进一步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这些措施将对下半年商用车市场带来利好因素。
同时,节能汽车补贴将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补贴将有所扩大。这些政策都是下半年车市的利好因素。目前享受节能汽车补贴的1.6L以下乘用车车型达到400多个,优惠政策的延续将促进这些车型下半年继续热销。
本网视点:上半年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关于上半年紧缩政策是否超调,下半年资金面是否放宽,市场上争议很大。
下半年通胀或见顶,但是CPI回落的速度可能不会太快,经济增速或许在低位运行,但没不会出现硬着陆。在这样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从偏紧走向宽松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是下半年资金面有望呈现稳重偏紧的状态。并且,下半年央行动用加息、提准的频率不会太多,回收流动性或许更多的运用公开市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