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石化快速发展,成为上下游通吃的巨无霸,与此同时,被爆出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遭遇非议和批评。
●十余年来飞速发展的同时问题浮现,陷入“挣钱越多挨骂越多”的窘境
●国企的社会责任与上市公司的逐利本能,让中石化陷入两种角色冲突之中
美国《财富》杂志近期披露了最新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石化集团以273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五,创下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的最高座次。但在该条新闻的留言板上,它却没有获得多少掌声。有网友留言:“这与老百姓有何干?”“依靠垄断才获取那么高的利润,不值得骄傲。”
作为一家具有垄断色彩的国企,成立28年以来,中石化的规模滚雪球一样壮大。与此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也节节攀升,近年接连爆发的“天价吊灯”、“天价酒”、“乱发奖金”事件,让中石化饱受非议。
为什么当它在世界舞台上风光无限之时,却在自己的国家遭遇公众质疑?为什么它每年要上缴近千亿元利税,也换不来公众舆论的认可?本文梳理中石化的公司成长史,力图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石化。
公司形象落差
中石化员工称收入不高,没车没房,但外人不信。公众心中的中石化形象与员工感受落差巨大。
中石化集团新总部,位于北京朝阳门附近,这里天天人流如织。
每个工作日,80后的小李都坐地铁来这里上班。石油专业毕业,年纪轻轻就进入中石化工作,他每天出入的这座豪华大楼,在不少人的想象里,就是那个“天价吊灯”的所在地。
总部大楼外,还经常会有不同肤色穿着考究的老外拍照留影。能够成为中石化的合作伙伴,跟中石化做生意是他们不远万里来访的理由。在他们眼里,这里是亚洲最大、世界第四的炼油商。
小李年龄不大,但不乏基层工作经历。他远到大西北找过油,认为每一滴油都来之不易,“真的,我要是在外地看到中石化的加油站,都不自觉地有一种自豪感。”
不过,近两年来中石化连续遭遇的“天价吊灯”、“天价酒”事件以及油品质量问题让公司形象受损。再加上国内成品油价格一路上涨,中石化时常成为网民挞伐的对象。
亏损喊补贴、打压民营企业、油价高、腐化、高薪是常被加在中石化头上的“罪名”。公众心中的那个中石化与小李认识的越来越不一样。
6月中旬,中石化旗下最大的油田———胜利油田成立50周年,在集团总部举行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听到胜利油田伊朗项目部经理李进龙带病工作,最后在手术台上客死他乡的事迹,不少人感动落泪。
小李说,自己刚工作时就在沙漠和戈壁找油,知道石油人的艰辛。“我在新疆搞勘探开发,经常在野外,一出去就是10天半个月,去的都是山丘、沙漠、戈壁滩。有一次路过塔城一个哈萨克乡,听到大喇叭放《我为祖国献石油》,我们车上的人都哭了。”
小李认为,中石化员工的总体收入并不高,也没有房子分,自己也没房没车,但这样的事情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不想了解或者不愿意相信。
“其实国有石油公司一直都是在默默奉献的,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轻松又高薪。”小李说,每当看到公司在网上被骂,心里都不是滋味,当自己尝试去解释时,却发现根本没有人听得进去。
对此小李认为,中石化只是公众对诸多社会现象发泄不满的替罪羊。
28年发展三部曲
1983年,数十家企业合并组成中石化总公司;1998年重组为中石化集团公司;两年后成立股份公司成功上市。
10多年前,中石化并不像今天这样吸引公众眼球,公司的规模也没有今天这么庞大。那时候国际油价低迷,长期在每桶十几美元徘徊,石油公司时常面临亏损。
1998年,国务院正式宣布重组三大石油公司,分别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和中国海油石油总公司(中海油)。中石化把长城以北的炼厂划给了中石油,中石油把黄河以南的油田划入中石化,这样双方都有了油田和炼厂。各地方的省销售公司按照区域划分给两大集团,自此中石化集团成为一家上下游一体化的大型集团公司。
追溯中石化集团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1983年的中石化总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原油产量首次突破了1亿吨,成为全球10个拥有1亿吨原油产量的国家。
当时这1亿吨原油归属3个部门、20个省市自治区分头管理,各取所需。为了更好的用好这1亿吨油,让其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1983年中央决定在原有抚顺石化、金陵石化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组建中国石化总公司。并将3个部门(石油部、化工部和纺织部)分管的39家企业统一划给中石化总公司。
成立中石化总公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财政收入。当时石油部规划小组测算,若综合利用好这1亿吨油,国家财政收入可增加115亿元,相当于整个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中石化总公司的首任总经理陈锦华在《国事忆述》中曾总结,中石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83-1998年,成立中石化总公司,实行投入产出承包;第二阶段1998-2000年,成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现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实现国际化运营;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成立中石化股份公司,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四地上市,做大做强。
高速发展问题浮现
中石化快速发展,成为上下游通吃的巨无霸,与此同时,被爆出的负面新闻也越来越多,遭遇非议和批评。
2000年,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海外上市(次年在国内上交所上市),中石化开始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发展壮大,回报股东成为中石化又一项新使命。
上市之后,中石化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规模迅速扩大,最明显的例子即是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中石化开始通过收购、控股、参股和联营、特许经营等方式疯狂收购民营加油站,其销售网络也快速遍及20多个省份,加油站数量从1998年的8000座增加到目前的3万座,中石化真正成为上下游通吃的巨无霸。
也正是在这一快速发展的时期,中石化开始遭遇此前从未有过的非议和批评。
矛盾最集中体现在2008年,国际油价达到了历史高点,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也不断创出新高,突破了6元每升,与此同时中石化炼油出现超过千亿元的亏损。国内出现“油荒”,加油站排起了长龙。
一时间,垄断导致油荒的说法甚嚣尘上,民营油商抱怨自己没有油炼,指责国有石油公司“船大难掉头”,仅是按计划生产,并不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计划,而民营企业却苦于没有油源,无米下锅。
“如果是逼迫国家涨价,中石化就该让炼厂关门,加油站惜售,造成紧张,但实际的情况是,越是油荒的时候,中石化的炼厂负荷开得越满,还超负荷,我们还花钱请民营炼油厂帮我们代炼油。”中石化一位管理人士对记者表示,只有国有石油公司和有社会责任的公司才能这样做。
在福建,中石化与埃克森美孚及沙特阿美有合资炼化项目。据上述人士透露,在2008年“油荒”最严重时,合资公司曾召开董事会,会上有外方董事会成员提出,目前炼油亏损严重,为保证公司利益,必须要减少炼油负荷,但中石化方面坚持即使亏损也要保供。
此后因国内成品油价格高于其出口价格,“贱卖成品油”之说又再度袭来,紧接着又是“裸油价”说,“天价吊灯”直至今年的“天价酒”以及中石化云南分公司乱发奖金事件,中石化一次次成为舆论攻击的焦点。
尽管中石化试着在各种场合解释自己的委屈,并陆续邀请媒体走进企业了解情况,但形势并未好转。今年4月份“天价酒”事件时,美国的一家媒体报道称,当国际石油公司都在关注国际油价时,他们的中国伙伴中石化却在“研究茅台酒问题”。
炼油亏损悖论
2008年,国际油价越高,中石化炼油亏损越多,当年获政府补贴350亿元。公众对此感到不解和不满。
是什么原因让中石化遭遇如今的尴尬和不堪?
“其实最纠结的问题就在于油价,如果现在国内油价是4元钱一升肯定不会有人骂中石化。老百姓搞不清楚现在这么高的价格是怎么来的,其实价格是发改委定的,但老百姓就认为原因在于中石化,所以你喝茅台就有人关注了,并会紧盯着不放。”长期研究能源问题的学者、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记者表示。
回顾中石化从1983年成立至今的近30年间,国内外的能源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成立之初,国内原油总产量1亿吨,其中500 万吨拿来出口创汇。到了1993年,我国首度成为石油进口国,对外石油进口依存度从1993年的6%一路攀升,到2009年突破50%的警戒线。
1998年,国际油价每桶15美元左右,当时国内汽油价格不到3元每升,汽车对于不少人而言还是奢侈品。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数据,1998年全国汽车销量160万辆。
十多年过去,93#汽油价格接近8元每升,国际油价频繁波动如坐过山车,2008年曾达到历史高点每桶147美元。
与此同时,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中。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0年中国全年汽车销量为1806万辆,已是全球第一。
此外,国内成品油的定价机制也经历了数次更替。从最早由政府调控到与国际成品油市场联动,直至2009年开始实施的“22天+4%”的定价机制。但因国际油价的快速上涨,定价机制显得十分“不调和”,呈现出只涨不跌的态势,涨百姓叹,不涨炼油企业又喊亏。
中石化有7成以上的原油依赖外部供应。只要国际油价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涨,其炼油企业利润就要减少甚至亏损,需要靠其他业务弥补部分亏损。
2008年国际油价冲上巅峰,中石化的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达到1.45万亿元,净利润296.89亿元,同比下滑47.5%,是自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净利倒退。其中炼油亏损达到1020亿元,是2007年炼油亏损额的7.5倍。为此,2008年政府补贴中石化350亿元。
公众的逻辑是,它哪有亏啊,炼油亏损了之后,政府不是补贴了吗?外加中石化时不时再出点“问题”,公众情绪上对于中石化的不满与日俱增。
中石化称炼油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分析师认为,与国际石油巨头相比,中石化赚钱能力还相差很多。
北京一位车主的抱怨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国内油价天天往上涨,天天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这是一个国有石油公司的作为吗?他们的人怎么天天就能喝茅台,钱不都是咱老百姓的吗?”
“这里面恐怕是成本问题在作怪,此外还有定价机制的公开透明。如果说国际油价很高,需要从国外购买,那么中石化自己仍有三成的自产原油,是不是可以弥补海外进口的高油价,公司的炼油成本是否有政府的监控,在上市公司的利益驱动下,如果缺乏监管,公众确实可以质疑企业有故意做大成本的嫌疑。”林伯强(微博)表示。
关于成本问题,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记者表示,目前中石化的炼油技术和管理能力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中石化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是2.1%,仅为BP的一半,而国际石油公司大约在4%左右。
■ 名词解释
“天价吊灯”
2009年7月,有网友爆料称中石化大楼装有“一盏1200万的天价吊灯”,引发舆论关注和批评。后中石化回应称,所谓“天价吊灯”全部造价为156.16万元。
“天价酒”事件
2010年9月,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鲁广余私自安排下属购进茅台酒480瓶、红酒696瓶,合计花费158.9万元。今年4月,中石化免去鲁广余总经理职务,降职使用。对已消费的13.11万元红酒费用,由鲁广余个人承担。
此外中石化在每年的年报中都会披露炼油成本,他表示,2010年公司炼油的完全成本约为4.5美元每桶,还低于美国某些独立炼油商6美元每桶的水平。
国内一位不愿具名的油品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尽管中石化上百亿的利润与在国内任何一个普通企业相比都算是巨无霸,但与其自身上万亿营业收入相比,它的赚钱能力还相差很多,与一些国际石油巨头具体相比,更加逊色。这是这么多年来中石化的股价一直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除了成本,每次国内成品油涨价究竟该涨多少钱,石油公司的利润该是多少也是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国内大宗商品咨询机构易贸资讯分析师廖凯舜表示,定价机制的透明,关键就是石油公司的炼油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究竟是多少。如果不说清楚老百姓是否应该要支付这样的成本,就很难解决争议。
“亦官亦商”的冲突
分析认为,国企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作为上市公司又要为股东谋取利益最大化,两种角色很可能会发生冲突甚至错位。
对于外界一直不解的炼油补贴问题,今年4月,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天价酒”事件说明会上主动谈起了这个问题。他指出,现在大家所提的补贴,其实并不是补贴,而是因为油价不到位,政府给予中石化的一种退税返还。他表示,按照目前的政策,国家并不给中石化投入一分钱,公司的后续发展必须要完全靠自己从市场上挣出来。
中石化的一位管理人士对记者表示,其实这些钱并不是补贴中石化了,而是通过中石化补贴给了开车族和用油的人,“政府不可能给每个来加油的人发点钱,那样的话,农民还不干了呢?”
对于这样的解释,公众仍有很多不解,作为国有的企业,掌控着大多数的石油以及市场资源,为什么就不能为全民股东提供质优价廉的服务?
一位相关主管工作的领导曾这样解释,实质上中石油、中石化的首要任务不是赚钱,而是要保国内的油气供应。中国的石油资源很少,要保障国内油气供应,就需要有后备资源供应,而原油涨价后,高利润,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投入,后备资源的价格也是跟着国际原油价格一起涨。所以让石油公司挣钱还有一个政策含义,通过价格控制让它们有相当的利润,但是购买资源让它们自己付钱。
有学者认为,中石化的“纠结”体现出的矛盾恰恰是同样是国有企业同时又是上市公司,这二者角色和定位的冲突。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中石化希望利润最大化,国内油价要上调,但作为国有企业又要承担社会责任,国内油价又不能随意上调。
剑桥大学嘉丁管理学院教授彼得·诺兰曾提出一种“半公司困境”的理论。他认为,一方面这些垄断企业的母公司是国有垄断企业,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它又作为上市公司扮演着企业的角色,承担着为股东谋取利益最大化的责任。这种亦官亦商的身份决定了这些垄断企业既有政府的角色,也有企业的角色。在特定的外部条件下,这两种角色很可能会发生冲突甚至错位。
例如,一方面因为要体现社会责任,可能会在炼油亏损的情况下,保证油品的供应。但另一方面可能为了获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维持股价,往往迫使政府保持甚至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以获取垄断利润,消除竞争,这对于消费者而言又是不利的。
是不满情绪发泄口?
有学者称,公众对中石化的不满,夹杂着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的不满,国企只是这些不满情绪集中爆发的窗口。
对于中石化两种角色的冲突,也有评论人士指出,这样的公司根本就不该上市。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则认为,上市是中石化转变机制,引入外部监督、同时募集资金、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历史选择。
上市10年来,中石化总资产及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0.6%和16.8%,累计向投资者分红1024亿元。中石化累计向国家上缴税费达7402.45亿元。
对于目前中石化面临的“纠结”及公众的抨击,国内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表示,“其实现在公众对于中石化及其他国企的不满,很多时候夹杂的是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的不满,国企只是这些不满情绪集中爆发的窗口。”
对于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天价酒”事件,知名网友、广州媒体人周筱赟的话或许正代表了大多数公众的看法,“天价酒事件引发舆论如此高的关注,主要原因是公众对于国有垄断企业长期不透明、不公开的严重不满。中石化这样的超级垄断的大型国企,没有公开透明,成本的核算监督只是一纸空文。在没有说清楚,没有建立机制仅靠内部人士爆料揭丑的情况下,花近300万购买天价酒,老百姓当然有理由相信这些钱是计入成本了。”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总结“天价酒”事件时曾说,中石化的形象也是国企或央企的形象,整个社会舆论对国企不满意有合理成分也有误解的成分,包括市场机制还没完全建立,既走市场又走行政手段,会有大家不理解的情况。对于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革,但公众是不希望把国企和中石化搞垮的。
■ 对话
“利益冲突时 消费者优先”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称,与投资者利益相比,更看重消费者利益
对于中石化所遭受的公众质疑,以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石化办公厅副主任、董秘局主任、新闻发言人黄文生接受本报专访做出了解释。他说中石化炼油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与国际能源巨头相比,由于历史原因,职工的人数还相对较多,用人方面,无法完全照搬国际公司的模式。
无法照搬国际公司用人模式
新京报:中石化在《财富》杂志最新的世界500强榜单中排名第五。对此有人认为,你们的员工太多,挣钱能力还与国际石油公司有很大的差距,你怎么看?
黄文生:从利润上看,中石化确实还与国际石油公司有很大差距。2010年中石化销售收入达到1.96万亿元,净利润才700亿元,毛利非常低。但去年公司上交国家的税费达2800多亿元,比利润多了很多。
中石化员工数量确实比国际公司多。埃克森美孚也有三四万座加油站,但没有一名加油站员工,因为它都把加油站委托出去了,而中石化加油员工就有20万,其管理模式和体制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目前,中石化新建的千万吨炼油企业,比如海南炼化、青岛炼化等企业,职工人数仅为1000人左右,已与国际同步。但一些老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职工的人数还相对较多。包括中石化在内的中国企业不能也无法完全照搬国际公司在用人方面的模式。
新京报: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中石化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比如在技术和管理方面?
黄文生:从企业发展角度看,国际石油大公司主要是通过兼并重组和收购不断发展,而中石化的发展完全是靠自立更生,走内涵发展之路,集中力量办大事。目前中石化拥有13个千万吨级炼油企业,形成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炼化企业集群。
中石化目前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炼油全流程技术,并具备了利用自有技术建设单系列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自主开发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渣油加氢等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封锁和垄断。催化裂化技术已居世界先进水平,加氢裂化和渣油加氢技术达到国际同步水平,脱硫技术处于世界领先,超低压连续重整成套技术的开发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和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国际上能源公司规模的大小主要看经营产品的数量,现在从销售收入上来看,中石化只比壳牌、埃克森美孚、BP差一点,与其他公司相比都是一个等量级。10年前,中国能源公司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是矮人一等,现在通过自身改革发展,中国的能源公司终于获得了与国际上能源公司平等的市场地位。
炼油亏损需要承担
新京报:中石化炼油成本与同业比较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黄文生:中石化的炼油和管理能力已经处于国际水平,近几年来,在加工原油质量劣质化而生产成品油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和不断优化,炼油成本没有明显上升。中石化炼油的完全操作成本是4.5美元每桶左右,其中包括了人工、电力等所有操作成本以及折旧因素,这个水平比美国独立的炼油公司瓦莱罗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还要低,该公司完全操作成本是6美元每桶,而且他们加工的原油是WTI轻质原油,油质非常好,而中石化加工的原油比 WTI差得远。
此外,中石化的人工成本并不高,去年公司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即人工成本含量为2.1%,仅为国际石油公司的一半左右。此外,人工成本利润率反映了单位人工创造的经济效益,近2年中石化高于国内外竞争对手,反映出人工成本相对较低。
新京报:一般来说,作为企业越挣钱越能受到肯定,但中石化却不同,挣多挣少都有人有看法。作为上市公司,中石化不能不考虑企业利润,而作为国企,中石化又需要为公众服务,有人认为,中石化是矛盾的结合体,本身就不该上市。你认为有这种矛盾吗?
黄文生: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上市公司应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在油品价格不到位、企业经营亏损的情况下,中石化的炼厂应该停炼、加油站惜售,这样就会造成社会供应紧张。而事实上,价格越不到位,我们的原油加工负荷越高,反之价格越到位,我们的原油加工负荷越低。
究其因,中国国内现有炼油装置年加工能力已超过5亿吨,如果都高负荷运转,中国油品不仅不会出现短缺,反而会有富余。而在成品油价格(破解油价困境)不到位时,由于加工亏损,部分炼油企业出于自身考虑暂时关闭炼厂,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供应不足,当价格到位后,整个社会炼油装置开始盈利,社会炼厂加工负荷就提起来了,向社会提供的油品就增多,相应的我们加工负荷就下降了。
虽然从投资者角度看,加工越亏,负荷越高,这样做不符合公司运作规律,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必须要加油。因此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这些做法,投资者特别是国际投资者不理解,中石化的股票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倍数,近年来低于可比公司。
目前公司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三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矛盾。中石化的投资者有100万,而中石化服务的消费者每天就有1500万。广大消费者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衣食父母,因此现在中石化更多地考虑到消费者,即使在油价不到位的情况下,我们也要继续保障市场供应。
欢迎社会各界监督
新京报:有人说中石化是靠垄断发展起来的,民营的加油站经常降价,而中石化的加油站很少跟进,对此你怎么看?
黄文生:真正的垄断是通过自己的市场地位,制定垄断价格,获取超额利润。有垄断地位才有定价权,中石化目前加油站数量占国内加油站总数不到30%,国内加油站经营非常多元化,既有国际石油公司,也有民营企业。
另外,国内的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制定。长期以来,尽管国内成品油价格在相当长时间内不到位,但中石化始终严格执行国家成品油价格规定。
新京报:近年来中石化公共事件不断,如“天价酒”事件,招致了很多批评。你认为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中石化怎么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黄文生:成品油价格的变化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支出,油价逐渐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对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等问题的质疑也逐步增多。广东分公司违规购买高档酒,损害了公司利益,影响了公司形象,严重伤害了关心支持中石化成长发展的广大社会公众和中石化广大干部员工的感情,中石化党组已对相关责任人做了严肃处理,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
正如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所说,中石化任何人都不能游离于制度管理之外,任何人都不允许做出伤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和公司利益的事,任何领导干部都不能违规违纪、破坏制度,都必须接受社会公众和全体干部员工的监督。同时公司欢迎社会各界监督,4月25日我们已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稍后又公开聘请12名社会监督员,以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
■ 把脉
问题在于缺乏开放的竞争
石油公司不要害怕市场竞争,应该要有自信,也不要害怕媒体的监督和批评。
中石化正在寻求改变,这是好事。例如在傅成玉到任后,他们可能觉得缺少公众的监管,因此邀请了社会监督员,我之前是对中石化批评很多的人,但他们愿意请我来做监督就是一种改变。
中石化的问题不是公司本身的问题,而是其定位的问题,现在已积重难返,所以当它挣钱的时候有人骂,搞不好也会有人骂。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没有竞争,只有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效率才可能提高,才可能优胜劣汰。竞争并不可怕,现在民营的炼油企业没有充足的油源,如果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油源和进口配额,民营企业会体现自己的优势。
应该从油价入手破解难题
与其说是老百姓对于中石化的不满,不如说是对油价的不满,如果现在油价还是4元多一升,大家对于中石化肯定没意见。
国企的问题最关键是在于成本,要把成本问题说清楚。例如国内的石油有55%的进口依存度,但是国内自己供油仍有45%,这方面的成本,石油企业是不是可以说说。大家担心的不是你挣钱多,大家担心的是成本,企业有没有把成本做大,所以大家才会去担心“天价酒”和“天价吊灯”。
此外必须建立透明的价格机制,如果说国际油价上涨达到一定幅度,国内成品油价格就可以上涨,但究竟涨多少是应该的,是否可以有监管并公开。
在市场经济中没有价格就没有市场,如果没有定价机制,政府说调就调,说不调就不调,目前的问题永远解决不了。国企亏损了反正有补贴,这样永远是拿着公众的钱去补贴少数人。
国有石油公司垮掉没有好处
中国的成品油价格高,中国的油价高主要是税收价格高,美国成品油的税收是12%左右,中国的税收达到30%。实际上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在全世界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这样的话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但事实确实如此。
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只要从自己口袋里多掏钱了,肯定是不高兴,不舒服的,所以要骂。但是这个道理我相信很多人是理解的。
国有石油公司垮掉了其实对老百姓没什么好处,外资进来后,控制了市场,到时候价格就由别人说了算了。如果破除垄断,都分给地方了,必定会带来很多理由勾结,资源乱采,环境破坏,让私人赚了钱,就像今天的煤炭一样。
作为企业本身是应该多赚钱的,但是政府要控制国内的价格,保国内的平稳。中石化为了保证国内的供应,承担了亏损,最后虽然政府补贴了,但仍然是很少的。这样的企业我认为是有社会责任的。
■ 链接
中国石油三巨头溯源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原油年产量只有12万吨。1955年,石油工业部成立,全面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随着1959年9月和1962年9月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的发现,国内的石油产量也开始逐步上升。
三巨头格局形成
此后中国的石油主管部门几经更名。1970年至1975年石油工业部被改为燃料化学工业部、1975年-1978年又更名为石油化学工业部、1978年-1988年再次改名为石油工业部。在此期间,石油企业主要分散在各个地方的油田或者炼化企业,没有一个全国性的企业。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的原油产量达到了1亿吨,1983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国石化总公司,专门负责炼化等下游业务。为了加强海上油气的开采和利用,此前一年还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988年,国务院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政府职能转换需要,撤销了石油工业部,成立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此时,国内形成了中石油主管上游、中石化主管下游、中海油主管海上的三大石油公司格局。
对外收购越来越多
1998年,两大石油公司正式重组,组建国际化的大企业,成立了中石油集团、中石化集团,两家企业不再各管一段,都成为上下游一体化的企业。这一格局也一直延续至今。
近年来受制于上游资源的缺乏,中石化收购的手笔也越来越大。2010年中石化以72.4亿美元收购了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就了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最大手笔。
中石化的国际竞争对手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际上有七大石油巨头被称为“石油七姐妹”,它们基本控制了中东的石油资源,也基本从上中下游垄断了世界石油市场。
埃克森美孚、壳牌是劲敌
后来这七家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形成了目前的几大国际跨国石油公司巨头。如原来的新泽西标准石油变成之后的埃克森石油公司,后来又兼并美孚(前身为纽约标准石油公司),成为现在的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现在的壳牌石油公司由原来的荷兰皇家石油公司与英国壳牌公司合并组成。加利福尼亚标准石油成为雪佛龙,后来又兼并德士古成为现在的雪佛龙公司。英国波斯石油公司后来与莫科合并,形成了现在的BP石油公司。
此后,随着一些产油国实力的壮大,“石油七姐妹”的油气储量和市场都开始萎缩。但“七姐妹”经过兼并重组之后形成的几大跨国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壳牌、雪佛龙、BP,在全球的业务规模涵盖了上中下游各个产业链,其辐射全球的影响力也让很多新兴石油公司望尘莫及。埃克森美孚和壳牌目前从经营的规模来看是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石油公司。
国际巨头业务遍布全球
这些石油公司的历史都长达近百年,在油气开采、炼油技术和营销策略上都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且较早进军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新能源开发以及深海石油开发,其公司的业务范围也几乎遍及全球。
如埃克森美孚、壳牌、BP分别在全球200多个、140多个、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分公司或业务,但几家石油公司的员工总数仅约为10万人左右。通过长期的发展,石油公司的员工已经剥离掉部分基础劳动力如加油员等,留下的多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及管理人员。
中国公司尚有差距
与之相比,国内的石油公司成立历史较短,在全球化运作上,也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的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发展还仅限于上游油气开采。在全球的布局以及盈利能力上,国内石油公司与国际石油公司差距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