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打造首都经济圈”写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又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后,在第二机场建设的推动下,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将于年内正式全面启动,其中为了真正实现以业带城,避免出现“睡城的现象”,北京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对接将先于人口疏散进行,这是北京市规委主任黄艳在昨日参加市“两会”政务询问咨询时向记者透露的消息。
据黄艳介绍,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城市群”的概念,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建设也纳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说明今后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放在更大的范围内思考,也就是京津冀范围内的地区,从去年年初开始,北京规划部门已与河北省政府、部分城市地方政府、天津市政府频繁“碰头”,共同规划京津冀城市群,今年随着第二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启动给北京与廊坊、固安等地带来的进一步合作契机,京津冀都市圈建设将正式启动。
据悉,未来北京将尽量加快区域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小时、半小时交通圈,建设好北京新机场等重大项目,实现人流物流等互通互联。同时,将研究完善相关利益分配格局和空间规划布局,增加产业内在联系;进一步强化在能源、农副产品供应等方面的稳定合作。
“实际上目前北京已和河北建立起非常好的联动机制,城镇体系、交通设施、产业的规划以及相关政策都将在一个平面上考虑。”黄艳透露,未来的都市圈建设将以产业对接及人口疏散对接双向进行,其中为了避免由于人口疏散对接先行带来的“睡城”以及转移难现象,北京拟先与周边城市进行产业对接,大量占地面积较大的制造业可能就由河北承担,北京则以生产性的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使得就业、人口与之匹配。
此外,谈及配套措施时,黄艳以七个河北北京接壤的城市为例,包括保定、承德、廊坊等,由于这些地方的规划均不在一个体系,因此大的规划要考虑到建设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将这些城市形成一个整体,例如通过高铁带动城市群体的关系,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的保护都将进行整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