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消除外界对两家公司合并铁矿石业务涉嫌垄断的指责,必和必拓与力拓昨天宣布,将双方计划中合资公司的铁矿石分由两家公司独立销售。不过,这并没有消除外界对两家公司涉嫌“垄断”的嫌疑。
今年6月5日,力拓宣布与必和必拓签订非约束性的协议,以双方在西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资产成立合资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各为50%。
根据当初签订的协议,合资公司铁矿石产量的85%由必和必拓与力拓分别负责销售,剩下的15%交由合资公司销售。
昨天,两拓则双双发表公告称,不会联合营销拟建中的铁矿石合资企业的任何产品,合资企业所有产品的市场营销都将分开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两拓”合资消息宣布后,随即就遭到国际钢铁协会、日本钢铁协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强烈反对。
“此次修改协议显然是两拓为了获得相关政府的审批而做出的改变。”“我的钢铁”分析师曾节胜昨天告诉记者,合并生产而独立销售,是为了给大家以“没有垄断的情况下创造协同效应”的印象。
北京市广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刘春泉告诉CBN记者,将生产资产合并,但将销售分开,是非常聪明的设计,此前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对类似情况进行裁决的案例,相信这种设计也正是为了规避《反垄断法》。不过,他认为,“两拓”已经将经营和生产放在了一起,在成本相同的前提下,销售价格预计也就差别不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两拓”仍然控制了价格,涉嫌垄断。
目前,澳向中国出口的铁矿石已经占中国进口铁矿石的41%,由于距离比巴西近,多年来一直占据出口中国的第一大市场份额。
曾节胜也指出,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后,其生产的铁矿石资产将占目前澳大利亚开采矿山的80%的份额,销售量也与全球最大的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相当,这显然不利于目前中方仍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即使两拓宣布合资公司的矿石按照50%的分成各自销售,但预计也会相互协调,这将大大提升其谈判能力,使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的影响力进一步削弱。
按照相关规定,“两拓”要成立的合资公司依然需要经过欧洲委员会、澳大利亚竞争和消费者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FIRB)的审批。两家矿产商昨天表示,对目前的进展感到高兴,预计将能按时签署该合资企业的最终协议。
此前,“两拓”曾表示,合资公司的组建预计将在2010年年中完成。如果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不能在6个月内签署,或不能在2010年12月31日前满足有关先决条件,则合资计划将被终止。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铝仍是力拓的单一第一大股东,在审批两拓组建合资公司的股东大会上也拥有表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