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渐庞大的央企海外资产经营加强监管,并不意味着放慢“走出去”的脚步
央企位居国家经济命脉行业,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眼球。
这两年,这些在国内总被垄断质疑追问的“大家伙”,由于在海外市场高速成长,成败得失也一次又一次成为媒体议论的话题。远如中航油在海外金融衍生品投机中折戟沉沙,名牌经理人陈久霖身陷牢狱,近的如去年中国铁建在沙特轻轨项目中遭遇巨亏。还有今年,在利比亚危机中,中国企业的上千亿元投资面临“打水漂”的风险。国内批评者以此为例,指出这些大型国企内部责任落实不到位,“花国家的钱不心疼”、“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败家子”等等,说法不可谓不尖锐。
国资委刚刚出台的两个文件,《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可以看做是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应。监管部门对日渐庞大的央企海外资产加强规范的态度是明确的。文件中确定了央企的“责任主体”地位,凡是因管理不善导致国有资产损失的各级企业负责人,必须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但是,不能因为要给这些央企的海外经营戴上“紧箍”,就断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放慢。恰恰相反,有效监管政策的出台,本来就是对这些年海外市场拓展经验的总结和规范,这应该使得央企在海外的步子迈得更稳、更扎实。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5万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58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国有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对央企来说,仅2009年海外资产总额就占总资产的19%,当年实现利润占央企利润总额的37%,有的企业海外项目利润甚至占公司利润的50%。这同样说明,海外市场大有空间可为,不能因业内战术上的暂时失误,就怀疑“走出去”的战略方向。
金融危机期间,几家央企如东航集团、中航集团和中远集团,一度在原油期货交易中面临数十亿元的浮亏。据当时统计,有68家央企从事商品期货、汇率掉期、利率掉期,以及期权、结构性存款等金融衍生品业务。这迫使监管部门展开深入调查。国资委副主任李伟之后专门撰文,总结央企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教训。他认为,为了高额利润而投机是根本症结,央企内部违规越权操作、风险控制不力、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也需深刻反思。这可能是管理层下决心理顺并规范央企海外投资行为而最早释放的信号。
从2004年中航油新加坡事件、2005年国储铜事件开始,央企在海外金融市场的损失一次又一次敲响了警钟。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外金融衍生品市场遵循“赌场”规则,只听说“赌徒”赔钱,没听说过“开赌场”的赔钱。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央企投资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那些“规则制定者”——跨国金融机构眼里,结局是从开局就设定好的。
因此,监管部门明确了央企涉足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红线”:目的是为了规避风险,锁定成本,绝不是为了投机营利。国资委还规定,中央企业在现有的管控能力和投资水平下,央企做套期保值业务需严格遵循期货套期保值中“数量相等、方向相反;期货盈(亏)、现货亏(盈)”的原则,绝不越过红线套利投机。这都是“鲜血换来的教训”。
如果说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投资失利源于央企能力的局限,那么在最拿手的实业领域,比如海外工程承包行业遇到的挫折,恐怕更多的源于决策者的“轻敌”。中国铁建是国内建筑行业响当当的“铁军”,这支由铁道兵转业过来的建筑大军,一向以“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著称。但是,在沙特的轻轨项目中,这支“铁军”却遇到“难题”。由于在工期变更、设备采购和拆迁进度等多方面与业主方协调不畅,使得工程一度产生达41亿元人民币的巨额亏损。即便后来通过母公司“消化吸收”以及索赔,这些账面亏损大大减轻了,但血淋淋的教训却不能不吸取。
对工程不可控的风险估量不足,以至在前期工程的预算报价偏低,可能注定了这是一个只能“讲政治”的项目。为了不影响当地通车,中国铁建仍然按进度完成了工程,确保了企业的声誉。不过,在承建国际重大工程过程中,如何把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与精益求精、精打细算的商业意识结合起来,将是致力于做“世界的土木工程师”的中国建筑企业应该认真反思的课题。
而对于资源条件越发紧束、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压力越发沉重的中国经济来说,如果不能在海外市场闯出空间并站稳脚跟,“蛋糕”就只能越做越小,与挑战并存的机遇也会越来越少。因为多摔了几个跟头,多听了一些抱怨和批评,就闹情绪甚至放慢央企“走出去”的脚步,是完全不可取的。无论如何,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仍是“新兵”,必须在参与全球竞争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在这个意义上说,国内市场是内线作战、海外市场是外线作战,这都是基业长青的企业成长途中必经的考验,而央企承载着国家的意志和未来,更应在这一征途中义无反顾奋勇当先。
任何好的经验,一定包括着成功和失败两种经验,缺乏任何一种都是不全面的。应该把国家监管部门出台的约束性政策,当做激励企业阔步前进的“鞭子”,而不是绊住手脚的“绳索”。海外经营风险把控能力,正是在一次次逆境和困难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训练和提升。央企更应该在那些也许有些尖刻的批评声中检讨和砥砺自己,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以自己海外征战的业绩,来应对追问、质疑和“风凉话”,是最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