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温州中小企倒闭现象仍在继续

温州中小企倒闭现象仍在继续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6月29日 09:19:46 打印

导读: 过去半年的从紧政策正是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最直接原因。显见的是,过去半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让不少小企业借贷成本猛增50%甚至是借不到钱,成为压垮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继三旗集团、江南皮革和波特曼等企业相继破产后,浙江天石电子倒闭

  专家建议,在适当加息以抑制通胀的同时,可适当降低准备金率以改善实体经济的信贷环境

  尽管官方并不认可中小企业“倒闭潮”这一说法,但现实中温州中小企业破产倒闭现象仍在继续。

  继三旗集团、江南皮革、餐饮连锁港尚记和波特曼等老牌企业相继破产、老板弃厂出逃后,当地又一家知名企业——浙江天石电子有限公司6月中旬也紧接着倒闭破产,上演了相似一幕。

  与前期的企业破产个案相比较,天石电子在当地激起了更多的涟漪,这是因为天石电子的“暴毙”连累了几家为其提供担保的公司。据了解,与天石电子有债务关系的银行已与为天石提供担保的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并对抵押物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

  这一系列个案显示,在宏观紧缩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但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仍是转型压力。一些专家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建议,政策方向应当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转型。在宏观政策上可以考虑在适当加息以抑制通胀预期的同时,适当降低准备金率以改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

  温州又现小企业倒闭

  6月19日,记者依据线索,找到这家位于温州乐清柳市镇新光工业区内的企业,工厂大门敞开着,厂区内一片狼藉,处处留下哄抢过后的痕迹。

  “听说是炒股巨亏,欠了银行5000万元,欠了个人7000万元,老板叶建乐已经逃到了荷兰。”公司的一名职工告诉记者,天石电子是当地的明星企业,但去年下半年来,公司的经营每况愈下。厂里绝大部分的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一般都要拖欠两三个月的样子,严重时拖欠半年。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称,他总共上了五个月的班,被拖欠工资三个月。

  据记者了解,事发经过大体是这样的:6月10日,连续联系几天不见老板的一公司高管说,董事长跑了,已经出逃国外。等着发工资的员工坐不住了,在6月15日左右,自发开着各种运输工具,将天石电子厂搬空了。闻风而至的讨债者和附近居民也加入了搬抢的队伍。

  一名附近的工厂主告诉记者,天石电子所在的地块和厂房加在一起也有上亿元资产,老板连这么多资产都不要了,肯定是欠了比这还多的债务。“现在企业太不好办了,中小企业都是挣扎在死亡线上,再这样下去,乐清还会有大批中小企业前赴后继地面临死亡或老板出逃的窘境,今天倒的是天石电子,不知明天又会轮到哪一家。”他说。

  “这事对我们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曾为天石公司提供担保的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透露,他和另外几家企业一年前已为天石担保过数百万元贷款,当时由于天石还款及时,在续贷时他们继续为其担保,但直到今年6月9日,天石公司的贷款到期后未能按时还贷,银行找到担保人时,他才知道天石的老板叶某跑了。

  一位熟知内情的当地企业主称,由于某些原因,天石公司在生产环节上的一个重要手续一直未获批,导致银行对其部分信贷资金进行压缩,因此企业资金紧张,公司使用了其他一些非正规的融资手段,可能是造成该公司资金链断裂的原因之一。

  三成企业陷入困境

  “目前,大约25%至30%的企业陷入困境,有一部分停工或半停工,面临多方面压力。下半年中小企业可能陷入生存危机。”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政府的口径是,倒闭企业都有特殊情况,要么到澳门赌博,要么借债,不是企业普遍缺钱?这种说法不怎么科学,企业倒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资金链的断裂,就是民间借贷造成的生存压力,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全国工商联统计数据,规模以下企业,90%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微小企业,95%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

  去年年初以来,央行回收流动性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银行信贷额度全面紧张,银根紧缩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难更显突出。记者在浙江采访的企业家的观点大多也和周德文一致。绍兴佳宝控股集团总裁孙国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一是原材料价格波动,二是市场形势,下游纺织不好,三就是融资难。“2008年是急性病,而现在整个行业是慢性病。2008年,银行有资金,政策有扶持,各种手段一用,企业就扛过来了。现在,企业面临的不是融资成本,而是生存压力。”他说。

  “现在,财务成本越来越高,银行正规渠道利息到了7个百分点,民间借贷的利息早就到了3、4分。而且,现在银行还讲究综合回报,贷款给你先不让你用,你要先存在银行里面,再用这些存款作为保证金开承兑汇票,承兑汇票贴现后才能使用,这样算下来整体的银行融资成本达到了12%。一般制造业,能有15%的毛利率,事实上就很不错了。”浙江东大水利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晓美认为,政策这样紧下去,肯定会有很多小企业停掉。

  但是,官方的数据与中小企业的说法有不少差距。据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末,温州市私营企业注销户数534家,同比减少14.56%;而温州市在册私营企业数量和注册资金分别同比增长15.11%和28.37%。

  “一些不符合产业导向或存在其他问题的企业资金紧张,甚至出现关停,正是宏观调控所要的结果”,在中国银监会温州监管局主监管员周青冥看来,因为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部分企业被淘汰是正常的,尤其是一些过度扩张、重复生产、过度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产能过剩的企业。

  对于企业的焦虑,周青冥分析说,关键是中小企业主们对未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预期增加了,使他们普遍产生了资金焦虑。“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全国上下共同应对,因此他们信心保持;而现在,全球经济在向好,但国内频繁收紧银根,这种调控手段让企业主产生了心理反差,他们对资金的担心增加了。”他说。

  现在看来,“倒闭潮”的论调虽然言过其实,但融资难、贷款成本高以及民间借贷风险大,的确已成为困扰浙江中小民企发展的主要因素。温州市人民银行的监测显示,一季度温州民间借贷综合利率单季上涨11.91%,比2010年第四季度涨幅高8个百分点。一份来自温州市经贸委的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当地企业普遍遭遇融资难和融资成本提高的考验,规模以上企业中近一半感觉资金面吃紧,中小企业状况则更严峻。

  倒逼中小企业转型

  5月底,浙江省工商联推出一份关于浙江工业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这份耗时2个月的调研报告结论是:如果经济政策持续收紧,省内支撑这一民营经济大省半壁江山的工业小企业将陷入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轮发展困境。一些持积极观点的人士则认为,这将倒逼浙江中小企业加大转型力度。

  “如果把考察的时间窗口回溯至2007-2008年中小企业在上一轮周期的调整困境,我们发现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基本约束也是来自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等因素,归根结底为转型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区别在于当前企业面临的GDP增速较低、外需较弱。回顾2009—2010年的大规模货币与信贷刺激政策,可以说这一超常规时期的危机应对政策对冲了2008年不少行业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使当时看来正常政策环境下难以生存的中小企业获得了暂时性的延续。

  但是,转型并非能够一蹴而就的。一直以来,浙江工业的特色是“低、小、散、落”。产品低端,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回避的现实是,依赖外贸型经济和小商品经济的浙江,在产业转型方面一直鲜有明确的方向。

  “企业转型需要一个过程,非常痛苦。外部危机依然存在,内部危机已经显现。”孙国君说,其实每个企业都想转型,但宏观政策一变生存都有问题,又怎么转型升级呢?

  巴曙松认为,目前的政策方向应当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转型。他建议,在宏观政策上可以考虑在适当加息以抑制通胀预期的同时,适当降低准备金率以改善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通过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来减轻中小企业在转型中面临的压力,同时重点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以金融、财税等多种手段鼓励中小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促进优势的中小企业通过并购进行良性的扩张;降低管制行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希望进入的服务业等的准入门槛,鼓励中小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新的行业领域。

  网视点:过去半年的从紧政策正是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最直接原因。显见的是,过去半年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让不少小企业借贷成本猛增50%甚至是借不到钱,成为压垮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一篇:白宫:美国国债不会违约

下一篇:美出口管制新规将中国排除在外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