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万吨。
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等以板材为主的重大生产项目建成后,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低迷,迟迟不能正常投产正是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1亿吨产量能去哪里?
上述我的钢铁网分析师对早报记者表示,现在钢厂的利润确实很丰厚,订单很饱满,实际上现在钢厂都已经倒过来算账了,是倒推出利润,然后来定价。
现在钢铁业再次疯狂起来,这惟一的原因就是钢厂、贸易商都有钱可赚。兰格钢铁网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28日,上海市场25mm螺纹钢价格为4060元,较上周同期上涨130元;6.5mm高线价格为4230元,比上周同期上涨240元。目前螺纹钢生产成本约为3600元/吨,市场价已经达到4400多元/吨,钢厂的利润大为增加。
据钢之家机构测算,当前原料价格与4月中旬相比,普通热轧钢材市场价格底部较前期上升400元/吨左右。测算完全市场采购原料的钢铁企业制造成本,较去年同期下跌1400元/吨左右。
看起来,钢铁业一片祥和,库存被认为不是现在的问题,在这种有些显得疯狂的市场,从产销层面来看,产能过剩自然也就产生了?但是,这多生产的1亿吨到底卖给谁?
“现在钢市这么好,谁愿意真的停下来呢?”王世明对早报记者表示,如果把眼睛仅仅停留在这多余的1亿吨产量上,那么他们贸易商都早已退出市场,钢厂也应该减产了。但是这些问题,实际上他们也说不好,还是要靠市场调节。
吴文章对早报记者表示,当前国内钢材市场现货资源已普遍盈利且库存居高不下,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取决于钢厂能否有效地控制好生产节奏,未来市场将面临供应增加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实际上,仅靠政府部门制定措施指挥中国1200家不同体制的大小钢铁企业,并不能够真正达到调控的效果,而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只是办法之一。
上海市一家年销量达到300万吨的特大型钢贸商对早报记者表示,库存和钢价是永远相互博弈的,正常的情况应该是,按照30%的总量作为库存的周转,这实际上都是正常的;不过,最终还是得靠实实在在的市场需求,不然将再次陷入跌价、减产、利润下降的怪圈。
钢铁产能过剩·正方&反方
正方:一、6月粗钢日均产量为164.7万吨,比去年6月峰值增长达5.9%,创单月历史新高。这样年化产量将达6亿吨,较去年增加达1亿吨,远高于全年产量4.6亿吨的预期。
二、6、7月份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开工率达90%以上,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满负荷开工。
三、上半年全球粗钢产量同比下降21.3%,其中,6月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0.2%,折合年粗钢产量较去年下降7.1%;只有中国的钢铁企业仍在增产,现已占到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
四、首钢曹妃甸、鞍钢鲅鱼圈等以板材为主的重大生产项目建成后,由于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低迷,迟迟不能正常投产正是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
反方: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7.6%,创1978年以来新高。这提高了钢材消费需求。
二、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绝大部分投入到“铁、公、基”(铁路、公路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领域,随着5月份项目的集中正式开工,为整个钢铁业持续近3个月涨价提供了底气。
三、目前上海热轧卷板库存100万吨,其中40%用做融资抵押,这基本不能动,实际可交割库存仅60万吨;和往年相比并不高,消耗起来应该很快。
四、截至7月28日,上海市场25mm螺纹钢价格为4060元,较上周同期上涨130元;6.5mm高线价格为4230元,比上周同期上涨240元。目前螺纹钢生产成本约为3600元/吨,市场价已经达到4400多元/吨,钢厂利润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