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银监会规范固定资产贷款 防信贷挪用

银监会规范固定资产贷款 防信贷挪用

来源:中国广播网 编辑: 2009年07月28日 06:39:32 打印
业内人士认为,新办法强调加强管理贷款资金运用,是个酝酿已久的系统工程,并非旨在释放信贷紧缩信号。但也有分析认为,暂行办法的公布是监管层对此前信贷高增长的表态和反应,一定程度上释放出政策微调的信号。此前市场普遍猜测有大量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和楼市。

    信贷现状四大银行信贷投放排名更迭上半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继续“双降”

    信贷风险IMF呼吁中国严控信贷风险贷款过快增长蕴涵四大风险

             14家上市银行半年利润增速为负

    信贷政策银监会:严守“底线” 确保信贷扩张风险可控刘明康:控制房产贷款风险

             央行:合理增加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

     -----------------------------------------------------------------------------

     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中广网北京7月17日消息(记者孙莹)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18时40分报道,中国银监会今天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确保固定资产贷款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的需要,防止贷款被挪作它用。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共八章43条,针对当前银行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规范了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部分。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王科进说:“要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操作模式——贷款协议签订以后就提款,就放到借款人的账户上,放到企业的账户上银行也有监控,不是没有监控,但是这时候监控的难度就大一点。”

    王科进特别提示,《暂行办法》强化贷款“实贷实付”的理念,明确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人民币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他说:“要求贷款的协议签订以后,大额贷款要在借款人实际交易的时候,通过委托银行支付的方式,把资金直接交付到你的交易对象,比如你去买钢、买煤,那就直接支付到钢铁公司、煤炭公司,确保资金流入经济实体,防止贷款被挪用。”

    对于投资大、回收期长的大型能源开发、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不确定性大、风险高的文化创意和信技术开发项目的贷款,银监会《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中要求,除了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还要求根据贷款银行、独立中介机构和承包商出具的、符合约定条件的共同签证单进行贷款支付。王科进说:“很多项目都是时间比较长,分阶段建设的,防止还没有建设到这个阶段贷款就提前支付,贷款的发放进度超过了工程的进度。”

    三个月过渡期之后,银监会将严格按新规进行检查,违反暂行办法发放贷款的银行将被按《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采取措施。 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为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经营行为,提高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科学发展的作用,近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固定资产贷款是当前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信贷品种之一,开办时间早、业务规模大,在支持国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期实践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积累总结了较多有效的风险管理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在银监会以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引导下,我国银行业在贷款业务,包括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审慎经营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很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固定资产贷款经营过程中还存在“重业务发展、轻风险控制”、“重贷前、轻贷中贷后”、“贷款用途管理流于形式”等现象,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监督管理,以确保固定资产贷款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之需,提升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银监会本次发布《办法》,是以立法的形式,将国内外银行业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实践中的良好做法制度化,是对以往和现行贷款风险监管制度系统化的调整与完善,是一项银行业风险监管的长期制度安排。

  《办法》的指导思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的行为,全面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保障信贷资金流向有效率的实体经济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支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强化借贷过程中的诚实守信和协议承诺原则,构建健康、良好的社会信贷文化。

  《办法》共分八章四十三条,主要对固定资产贷款的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环节作出相应规定和要求。《办法》贯彻贷款全流程管理的理念,引导商业银行建立起完整的、有效制衡的固定资产贷款内部管理流程。《办法》针对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规范了合同签订、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部分,其中“合同签订”规定基于市场经济最根本的契约原则,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和理念落实到与借款人的合同中去;“发放与支付”规定贯彻贷款“实贷实付”的理念,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方式,有效监控贷款按约定用途使用,防范贷款挪用风险。

  《办法》发布后,银监会将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梳理自身的固定资产贷款流程,按照《办法》的相关要求,制定管理细则和操作规程,做好组织架构、信息系统调整以及合同文本的修订等各项准备工作。

  《办法》实施后,银监会将跟踪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办法》的执行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有效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水平,更好服务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宏观经济政策。

上一篇:中钢协提议取消现货铁矿石

下一篇:国内油价月底可能小幅下调 发改委面临两难局面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