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增贷款将延续平稳增长势头
来源:上海证劵报 编辑: 2009年05月26日 08:23:20 打印
权威人士透露,截至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基本与4月份持平,预计5月份的新增贷款将延续4月份的平稳增长态势。业内人士则预计,6月份的新增贷款可能会较4、5月份出现小幅回升。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5月份至今,工行的新增贷款约500多亿元人民币。预计5月份的新增贷款与4月份的500多亿元相差不远,但实际数据仍待公布。
姜建清表示,贷款略有放缓及波动属正常现象。银行借贷主要根据客户需求,单月难免会有波动,但他相信,在政府扩大内需措施刺激下,下半年贷款需求仍然强劲。
工行行长杨凯生则透露,工行5月份的信贷不会低于4月份。4月份工行的新增贷款为515亿元。
记者从一些国有银行的基层支行了解到,不少支行全年的额度已经用完。但是否会再增加额度,这些银行表示尚需等待总行的通知。一家国有银行湖南省某支行的信贷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地该放的贷款已经差不多全部到位,按照银行放款的惯例,后面基本上不会有更多的新增贷款。也有些银行说,需求仍然还有,但要看总行的统一安排。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认为,票据在5月份的大量到期将使新增票据大幅收缩,由此会影响5月份新增贷款的总量。此外,项目资本金下调细则未出台,中长期贷款大幅上升几率不大,经过一季度的信贷猛烈增长后,目前银行手中可贷项目已不多,这些将共同促使本月新增信贷继续回落。
不过,4月的最后两天,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出现了一个“小翘尾”,这才使得4月份新增量冲上了5918亿元,因此,5月份的最终数据,目前仍难判断。至于6月份,业内人士信心十足,一致认为由于6月份是2季度末,信贷肯定要“冲一下”。(来源:上海证券报)
相关新闻:
工行高层:信贷高增长有宏观基础净息差将反弹
中国工商银行2008年年度股东大会25日召开。包括董事长姜建清、行长杨凯生在内的工行高层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今年以来的信贷高增长具有宏观基础,后三季度贷款需求预计仍强劲。同时,工行的净息差已于第二季度回稳,预计今年稍后会逐步回升。
后三季度贷款需求预计仍强劲
对于当前的宏观形势,姜建清表示,今年以来,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基本企稳。外需放缓对出口的影响短期难改变,但目前国内投资和消费正在增长,这两股力量正在对抗,他个人对中国经济今年保八有信心。
姜建清同时表示,尽管形势严峻,但一季度工行利润增长6%,新增贷款高达6364亿,企业贷款需求也很强劲。
杨凯生则指出,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下,大量基建项目的资金需求比较旺盛。以工行为例,一季度该行中长期贷款增长16.8%,明显高于全行贷款15.2%的增幅,同时中长期贷款占比达到65%,这说明今年银行业贷款高增长具有宏观基础和现实需求。
杨凯生同时表示,目前信贷继续稳定增长的外部因素依然存在。因为在4万亿投资计划中,和中央财政有关的投资在2009年为9080亿,一季度大约是1300亿,后三季度需要投放的量还比较大,与之相对应的银行贷款需求量也将比较大。
但杨凯生指出,未来的信贷投放将视宏观形势和自身风险控制水平而定,目前尚不能对全年的信贷增长做出准确判断。
对于一季度6364亿的贷款增长,杨凯生认为,虽然这创下了工行有史以来的新高,在同业中也是第一,但是增幅比金融同业低0.19个百分点,比五大行贷款平均增幅低3个百分点。说明工行在积极信贷投放的同时也坚持了稳健经营。
针对信贷的高增长而使投资者产生对银行风险的担忧,对此,姜建清表示,一季度工行不良继续双降,说明长期以来的稳健经营和风险管理起到了作用。从1999年来的10年间,工行新增贷款的不良率一直控制在1.76%,相信工行信贷风险控制能够经受住考验。
净息差将触底回升
姜建清表示,因为目前净利息收益率下降的因素已经见底,预计第二季度可以反弹。
他解释称,因为人民银行的不对称减息、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银行的贴现票据业务增加,去年第四季和今年首季的净利息收益率下降,但现在随着以上因素的释放,加上第二季的活期存款量的上升,预期净利息收益率将持稳甚至出现反弹。
工行2008年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全年净利息收益率提升了0.15个百分点,升至2.95%,但实质上利率已经在去年第四季开始收窄。
针对IPO重启后资金市场收益率如何变化的问题,杨凯生表示,资本市场应具有融资功能,IPO的恢复理所当然。IPO重启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例有可能进一步发生有利于银行的积极变化。这对下半年资金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也是积极的。
“因为IPO恢复后,全社会对资金的需求量会增加,显然会带来资金市场资金收益率的提高。”杨凯生指出。
对于战投减持的问题,姜建清表示,三家海外战投共持有工行7%的股份,高盛宣布延迟锁定80%的股份一年,同时工行安排了一些国际机构投资者来购买美国运通和安联减持的股份,所以工行根本不用担忧减持的问题,因为有更多的国际投资者愿意投资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