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日程表,7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将于今日公布。中新网财经频道综合此间媒体报道显示,由于农产品价格回落,7月CPI可能出现拐点,受翘尾因素等影响,同比涨幅仍将维持6%以上的高位。
农产品价格回落 7月CPI或现拐点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7月25日至31日商务部重点监测的食用农产品价格出现回落。其中,全国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3 .1%,降幅扩大1.6个百分点,国内小包装大米零售价格尽管比前一周上涨0.2%,但涨幅缩小0.3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旬度变动情况,7月下旬,猪肉、蔬菜价格较中旬有较大幅度回落,所有29种食品中,半数以上价格环比下跌。据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2011年7月29日,农产品批发价格环比下跌1.80%;“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跌2.20%。
《经济参考报》援引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分析称,根据商务部和农业部监测的数据,7月份以来食用农产品价格虽涨幅缩小,但仍保持小幅上涨的趋势。同时非食品价格仍维持高位,初步判断7月份CPI同比涨幅将可能维持6.3%左右的高位。
东北证券发布的报告也称,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有望趋缓,而猪肉价格在最近两周涨幅明显趋缓,即使考虑到非食品价格涨幅有所回升,7月份CPI环比走高的可能性较小,预计上涨0.3%左右,而翘尾因素回落0.4个百分点,CPI难以创新高。
中山大学金融系主任陆军教授表示,由于前期价格上升较快的“翘尾因素”的影响,今年6、7月份可能是CPI的全年最高点。从上述数据看,目前推动价格上涨的新涨价因素已有所缓解,预计7月份CPI出现拐点可能性较大。
从分析报告综合可以看出,多数机构认为,今年通胀压力在6月份、7月份会见顶,下半年随着猪肉价格回落和翘尾因素减弱,通胀总水平会出现回落。
控通胀仍为首要任务 8月加息预期增强
7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再次强调,下半年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今年以来,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一月一提准”和“隔月一加息”的节奏,使得市场纷纷预测,8月加息在即。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8月加息的可能性很大,抗通胀依然是首要任务。目前,央行并没有松动货币政策,而目前物价形势的发展也意味着全年CPI控制在5%以内的任务会相当艰巨。
新华社近日报道称,目前8月份加息预期升温,预计8月10日左右为重要时间窗口;报道预计,7月份CPI同比增速可能为6.3%。上周三,《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的文章,公开支持中国上提存款利率彻底告别负利率。分析人士指,这或是央行进一步上提存款利率的暗示。
国泰君安分析师胡达表示,央行在货币政策措辞上的新变化值得关注。就短期而言,预计7月CPI增速将会达到6.3%至6.5%,8月份央行仍然有较大的加息动力。
三季度经济将平稳回落 滞胀担忧不足为惧
国家统计度公布了上半年GDP增速为9.6%,这同去年上半年GDP增速为11.1%相比,是一个明显的回落。去年下半年以来,GDP增速经历了一个逐步放缓、小幅回落、趋向平稳的过程。去年三季度GDP为9.6%、四季度为9.8%,今年一季度为9.7%,二季度为9.5%,连续四个季度经济增速趋向放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PMI(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7%,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创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作为经济先行指标,PMI连续4个月回落,预示着经济增速放缓将是接下来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
交通银行的预测报告显示,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3%。预计在今年四季度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政策收紧力度的减轻,经济增速将启稳回升,估计三季度经济增速为9.3%,四季度为9.5%,全年经济增长应能保持在9.5%左右。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第三季度GDP同比上涨9.4%。尽管有下行风险,但短期内中国经济问题不大,“硬着陆”的可能性也很小,三季度经济依然会保持9%以上的增速,治理通胀依然是近期宏观政策的核心。
《金融时报》报道称,三季度物价仍将高位运行成为基本的判断,而经济的继续回落也是市场的基本预计。不过,对于三季度经济回落,市场并不存在过多的担忧。三季度GDP同比增速仍将在9%以上,成为大多数市场机构的共同看法,滞胀担忧不足为虑。
综合各方面因素,市场预计,中国经济在7月乃至三季度将呈现平稳放缓的势头,经济的放缓也有利于物价的涨幅收窄,因而并不会出现滞胀。
本网视点:虽然我们不能确切的预测到7月份的CPI数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数据低不了。至于央行是否如市场预测的那样近期加息,这可能不仅仅看通胀的数据了。虽然按理说,通胀了,加息是应该采取的措施,但是,加息的与否还要看外围环境。随着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国家大宗商品暴跌,这无疑会减缓我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此外,全球各国加息潮退烧了,这时候我国加息势必会有大量热钱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