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启动加息周期是对经济的救赎

启动加息周期是对经济的救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豫言 2011年07月01日 10:16:42 打印

导读: 由此可见,当前央行尽快启动加息周期,且大幅加息消除储蓄负利率,这既是遏制通胀的对症之药,又有助于改善银行系统流动性压抑,避免因银行系统流动性紧张而触发金融风险。

  6月30日,央行启动了分别已停发一星期和约一个月的3M(月)和3Y(年)央票发行,其中50亿元的3M央票利率上升8.16个基点至3.0801%,150亿元的3Y央票上升9个基点至3.89%。而央行6月28日发行的20亿元1Y央票利率则上升9.63个基点至3.49%。

  当前市场利率的走俏,反映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之局面并未有效改善。这从目前的SHIBOR市场得到佐证,周四的SHIBOR走势显示,除隔夜拆借利率小幅回落3.67个基点至4.998外,7天期和14天期拆借利率分别上升27个和3.68个基点至于6.598%和6.26%,都显著高于20日均值。不仅如此,最近各地银行饥不择食的存款饥渴症无疑给人触目惊心之感。如各地银行甚至报出6月30日至7月2日间存1000万现金可获16万元的利息,而以日息0.6%-1%揽储在各地银行似日趋常态。

  当前银行高息揽储和银行间市场利率在高位徘徊,透射出了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敞口日趋显性化。不过,诸多现实理据显示,当前高达24万余亿元的外汇占款、76.34万亿元的M2、通胀高企和巨额过剩流动性在民间市场流窜等,这些令人胆颤心惊的数据充分显示当前整个社会的货币流动性依旧不改过剩之势。目前,银行系统流动性紧张正是因为未能对症下药地使用利率等价格型手段遏制通胀。

  在加息方面保持“克制”,既加剧了单位货币对内贬值幅度,又使储蓄负收益日趋突出,储蓄负收益导致了大量金融脱媒现象,从而不可避免地压低了银行正常吸储的能力。鉴于不论是金融脱媒还是传统的银行储户转投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加剧了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敞口或降低了银行对流动性管控的自由裁量空间(如银行理财产品属于银行表外业务,银行更多地充当中介角色,这使银行无法自由管理理财产品的资产流动性)。

  与此同时,当前银行对风险资产质量的担忧导致了银行信用创造的萎靡,从而加剧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敞口。必需指出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银行系统之所以能迅速向地方政府和国企提供巨额的廉价信贷资源,并非完全源自国内真实储蓄,而主要源自商业银行存贷款的衍生,即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这些通过银行信用创造的存贷款,如同是基础性的真实国内储蓄的杠杆,这种杠杆率过高既加剧通胀,又加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如加剧银行系统流动性敞口风险和不良资产风险等。具体而言,银行系统持续通过贷款衍生存款进行井喷是信用创造,抬高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风险,这意味着银行缓解流动性风险的近乎唯一的举措就是高息吸收真实储蓄资源。殊不知,若银行系统继续通过信用创造改善流动性风险,那必将要求央行停止和减缓数量型货币政策力度,而在当前整体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下,央行若停止或降低外汇占款对冲力度,那么通胀形势将更加严峻,显然这是央行不愿做的;同时伴随着地方债违约风险的日益突出和国企信贷风险烈度开始上升,银行继续通过信用创造确实可以借助贷款衍生的存款改善流动性,但却增加了信用杠杆风险、不良资产风险等,同时当前银行资本充足率也无法支撑银行继续搞信用井喷式创造。

  由此可见,当前央行尽快启动加息周期,且大幅加息消除储蓄负利率,这既是遏制通胀的对症之药,又有助于改善银行系统流动性压抑,避免因银行系统流动性紧张而触发金融风险。否则,若继续在利率等政策上拖延,其后果将不仅是银行间市场的钱荒,而且日益强化的金融脱媒将会对正规金融市场带来一定风险;同时还需警惕的是银行系统若吸收不到足够真实储蓄改善流动性状况,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或将引起银行不良资产风险。

上一篇:多国企业争夺蒙古超级煤矿开发权

下一篇:标普或降美国评级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