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中国进口铁矿石新模式力挺“三项原则”

中国进口铁矿石新模式力挺“三项原则”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 2009年10月17日 09:11:49 打印

中国钢铁企业再次走到十字路口,钢厂接连下调钢材价格以及严重的行业产能过剩,让中国钢铁行业在未来两到三个月时间里,面临着今年以来的首次大范围的减产压力。

在昨天举行的第43届国际钢铁协会年会间隙,沙钢集团董事长 沈文荣 告诉CBN记者,沙钢目前没有减产,但预计10月底开始整个行业将减产。

联合金属分析师胡艳平告诉CBN记者,目前行业已经出现一些减产的迹象,主要是以生产线检修的名义在进行,最近检修的比较多一些,而在七八月份基本没有什么检修的,一般钢厂都会选择在淡季对生产线进行检修。

胡艳平说,目前一些钢厂已经处于盈亏的边缘,也有一些钢厂可能已经在亏损,即使一些钢厂在盈利,空间也不大。

就在10月12日,作为行业价格风向标,宝钢公布了11月价格政策,热轧、热轧酸洗、宽厚板及冷轧系列产品出厂价在10月基础上下调250~500元/吨(不含税)不等,部分产品另有订货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中旬以来,国内钢材市场持续下挫,主要产品代表规格最高降幅达1500元/吨左右,上海地区4.75mm普碳热卷降至3300元/吨,鞍钢1.0mm普碳冷卷4830元/吨,且目前尚无止跌迹象。

在胡艳平看来,由于宝钢的出厂价仍然远高于当前的市场价格,下游需求没有明显的复苏,后期依然有下调的空间。

虽然9月份的数据尚未正式出炉,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顾问吴溪淳透露,9月份,国内粗钢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年产6.18亿吨水平,折算成日产水平169.3万吨。吴溪淳警告说,如果钢铁行业仍不减产,按照9月份的产量,市场根本无法消化。

上一篇:国土部摸底海外开矿现状 预警矿企对外投资风险

下一篇:中国钢材出口66%流向亚洲市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