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钢铁两次遭“点名” 严重过剩令人忧

钢铁两次遭“点名” 严重过剩令人忧

来源:新华网 编辑: 2009年08月28日 08:43:01 打印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其中,钢铁业继8月中旬被工信部着重要求“结构调整”外,此次又再度被当作“产能过剩”的代表行业予以提出。

    业内人士认为,一月之内钢铁业两次遭“点名”,意味着政府在抑制其产能过剩方面的决心之大。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国家大规模基建投资的拉动,钢铁业内部结构性过剩的痼疾被掩盖。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国内钢厂对上游原材料缺乏议价能力、在下游需求上又不得不忍受价格剧烈波动的被动局面就很难得到扭转。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令人担忧,很多人都期待着,在巨大压力之下钢铁业能够来一场真正的结构调整。

    结构性问题导致钢铁产能过剩

    客观地说,钢铁业产能过剩是个老话题。今年年初时,中钢协发布预测,认为今年国内的粗钢产量在4.6亿吨左右,结合国内粗钢6.6亿吨的产能来看,过剩近2亿吨。这个数字公布后,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担忧开始蔓延。很多人都期待着,在巨大压力之下钢铁业能够来一场真正的结构调整。

    然而事态的变化显然超出了大部分人的预料。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1-7月份国内粗钢产量为3.17亿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46亿吨的水平。部分品种如螺纹钢的产能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价格从4月底起也开始攀升,到8月初曾一度冲至5000元/吨的新高。在这种局面下,“产能过剩”的声音少了,而要求“开足马力、一举扭亏”的动作却实实在在地多了。

    对此现象,宝钢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了忧虑。他指出,目前国内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太脆弱,而螺纹钢等中低端需求又很容易被投资所拉动。但是,投资拉动形不成长效稳定的需求空间,待其高峰一过,这些恢复过快的建筑钢材产能又成了大问题。基于此,国务院在此次会议中亦专门指出,“要严格核发螺纹钢、线材等产品生产许可证”。

    产业重组需做减法避免“同质化”

    针对钢铁业的产能过剩,工信部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根本措施还是兼并重组。市场流传,关于钢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正在制定中,10月份左右有望正式出台。

上一篇:武钢净利下降近九成 拟75亿收购母公司资产

下一篇:钢铁新政酝酿中 预计9、10月正式出台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