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来袭,社保亏空难解,不远的未来,我们已经感受到"未富先老"的巨大挑战。而在此之前,我们期待的幸福是:个体与个体间平等的养老待遇,以及四处寻找生机的打工者能与他的社保一起行走。
取消养老待遇"剪刀差"
公务员与非公务员间的社保待遇差别有多大?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提供的资料,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双轨制",到2006年底,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平均高出企业两倍多,随着津补贴改革的到位,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有分析认为,相较于未来试点公务员社保的提速,缩小公务员与非公务员养老待遇的"剪刀差"更加重要。
农民工社保权益待维护
在一些农民工输入大省,每年约有几千万农民工涌入,企业和农民工个人每年会缴纳大额社保费。当这些农民工回到家乡时,如果输入大省的社保费不能顺利转出,输出地就会面临社保续费不足的难题,这样一来,农民工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此外,养老金只有连续缴纳满15年才能退还,否则只退个人账户的钱,这对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来说也是损失。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险法落实细则。
寻找填补养老亏空之道
按人大课题组此前的研究测算,中国养老金的长期债务将接近8万亿。上海酝酿用国企收益和土地出让金充实社保金,当然不失为有益探索,但实施起来面临难题。有专家建议,可大幅压缩政府行政成本,将节省资金用于补充社保;改革目前"现收现支"的社保制度、尽快做实个人账户;同时,尽快实现养老社保的全面并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