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晴朗。临近年关,纵观市场,今年年美元贬值的趋势不会改变,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局面还将持续,“高产量、高库存、低价位”将成为今年年国内钢材市场常态。今年上半年总体将以“消化库存、震荡运行”为主,在5月份前后有望出现一轮上涨行情,全年表现总体好于2009年。
上周,上海建材市场出现跌后企稳迹象,单周跌幅在20元/吨左右,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65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79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820元/吨。
上周,总体销售情况依然不如人意,但由于客观上依然存在一部分工地和中间需求年前备货的需求,所以部分低价商家在下半周出货情况略有改善。周五甚至有商家再度尝试盘中拉高,可惜难以形成合力。
上周,主导钢厂出厂价格继续下探,下调幅度从30-80元/吨不等。而今日又到华东主导钢厂调价时间,鉴于目前市场价格跟钢厂价格倒挂严重,所以市场对钢厂下调报价或是加大补差甚是期待。
新的一周,由于市场的成交气氛已经逐渐转淡,商家也无意再大幅调整报价,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维持稳定,个别商家将尝试小幅拉高。
【宏观经济】1月贷款又爆天量:1.6万亿
1月份的银行信贷直追去年同期。《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了解到,截至上周五,国内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已经接近1.6万亿元。不过,经济学家认为,这主要是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博弈的结果,1月份的信贷高增长不具备可持续性。考虑到已经动用了准备金工具,信贷控制的重点也重回行政手段,上半年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同时,按照全年7 .5万亿的贷款控制规模计算,今年信贷的季度投放很可能重复2009年“5∶3∶1∶1”的节奏。不过,由于银行可能在上半年即用完全年信贷额度,这或许将倒逼监管部门放松信贷限额。有专家认为,由于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对信贷已经形成巨大的惯性需求,以及可能的经济回升减速和资产价格回落,中国或将于四季度停止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
央行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9.59万亿。这一创纪录的信贷规模保证了去年“保八”任务的完成,但也加剧了各界的通胀预期,以及对资产泡沫、对信贷质量的担忧。故此,去年三季度以来,货币政策开始适度微调,市场的紧缩预期也逐渐增大。业界认为,正是这种紧缩预期促使商业银行在年初尽早放贷。
新年首周全国新增贷款即高达6000亿元。这一报复式反弹也引起了监管部门注意,9日监管部门即对各个主要机构监管谈话。12日,央行提高准备金率0 .5个百分点,并对工行、光大、中信实施了差别准备金政策。18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召开会议,此前有媒体援引这次会议的文件称,日前实施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期限暂定三个月,如无效果则继续执行。
在调控重点重回行政手段后,各大银行主动放慢了信贷节奏,一些前期放贷过快的银行甚至暂时关闭了信贷系统。据记者了解,1月份,建设银行新增贷款近1080亿元,该行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就放慢了信贷步伐;但其他三家国有大行信贷仍然旺盛,工行新增贷款达到1700多亿元;中行新增贷款1600多亿元;农行新增贷款也超过1500亿元。
不过,有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1月份的真实信贷需求并没有表现的这么旺盛。1月份的信贷其实是银行抢时间、去年底累积项目和表外贷款转回表内三方面因素推涨。就全年而言,几家大银行都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控制计划,中行今年的贷款控制目标是6000亿元,而该行去年全年放贷高达1 .2万亿;建行今年的贷款控制目标是7500亿元,该行去年全年放贷9500亿元。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银行拼命放贷一方面是为了抢时点,为后来的经营留足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和监管部门博弈的过程,如果上半年用净贷款额度,或将倒逼监管部门放开限额。
对于信贷膨胀是否引致加息,经济学家认为,加息未必是最优选择,即便加息也在年中以后,而且可能仅仅一次。这主要是因为控制信贷,数量型工具和行政手段足够。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和信贷窗口指导仍将发挥主要作用,前者将加大回笼资金的力度,后者将侧重优化信贷结构和合理安排信贷节奏。年内视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和外汇占款情况,准备金率有可能继续调高0 .5至1个百分点,但大幅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观察国内央票发行利率的走势也可以看出一季度加息可能不大。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期间,央行连续两周调升了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但在上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即停止了对一年期央票和三个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的拉升。分析师称,从历史经验看,一般是在央票发行利率超过可比存款利率时加息。现在央票发行利率持稳,表明加息步伐放缓,最早的加息时点可能也要到下半年美国加息后,甚至全年都可能不加息。
对于今年的货币信贷形势,经济学家认为,考虑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私人投资回暖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以及去年新开工项目的后续资金需求较大等因素,货币政策不会大幅、迅速收紧。机构也认为,今年的贷款形势也未必如预期的那么紧张。
交通银行表示,货币政策由“松”到“紧”往往是个渐进的过程。预计今年中长期贷款的增长将放缓,但贷款增长不会大幅回落,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至8万亿。
最乐观的如野村证券则认为,今年的新增贷款总额要达到9.7万亿元,才能满足新建和在建项目的贷款需求。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中国的信贷热潮不会在2009年结束,2010年至2011年投资增长率还会比较强,信贷还有可能会继续增加。如果马上收紧放贷,可能去年的项目会造成坏账、烂尾工程。
【铁矿石市场】国内钢价全面下跌 进口铁矿石库存上升
据最新市场报告称,在最近的一周内,受制于新增贷款发放节奏的调整与持续增加的高库存,国内钢价继续全面下跌。目前,商家信心明显趋于弱势,又逢年关将至,套现意愿趋强。但市场进一步走低的空间不大,商家不愿过度打压价格。此外,国内主要港口的进口铁矿石库存继续上升,创下近3个月来的新高。
据监测,在最近的一周内,国内各主要钢材品种的具体市场走势是:建筑钢材现货价格全面回调,其中广州、长沙等高价位市场吨价平均跌幅在100元以上;中厚板价格小幅下调,重庆市场下调幅度最大,每吨达到80元;热轧产品吨价总体下跌40至50元,冷轧产品吨价平均下调30元;大中型材吨价平均下调幅度为10元。
据分析,建筑钢材现货价格持续阴跌,平均每天每吨下降10至20元。总体来看,高价位地区的下跌幅度较大。一周内全国共有20家螺纹钢生产企业和28家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调整方向以向下为主,其中河北钢铁集团对螺纹钢、高线出厂价格双双不作调整,静观市场变化。继汽车下乡、家电下乡之后,国家将在今年推动“建材下乡”,业内人士初步测算,“建材下乡”将直接拉动农村消费超过800亿元。此外,据“我的钢铁”监测,目前国内主要的19家港口进口铁矿石库存继续上升,达到6742万吨,再次创下近3个月以来的新高,而且矿石贸易价格开始下调。钢材期货市场也进入了盘整期。由此综合推测,下一步建筑钢材现货价格总体上仍将处于盘整状态,盘整下调空间有限。
中厚板价格总体小幅下跌,一周内只有3家中厚板钢厂出台了近期价格,酒钢每吨下调幅度为80元,河北钢铁、唐钢等价格基本未作调整。中厚板市场价格下一步仍有下调压力,但幅度有限。冷热板卷价格继续全线下跌,冷轧下跌幅度仍比热轧略小。一周内共有7家热轧钢厂出台了出厂价格,日钢、酒钢、泰钢对热轧出厂价格的调整幅度在每吨100元以内,新钢、宁钢、通钢等对出厂价格未作调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板材出口报价在连续2周上涨之后,这一周上涨乏力,开始回调。
【钢铁市场】钢铁产业:“两高一低”主唱2010
张进(化名)最近有些苦恼,进入2010年,铁矿石和焦炭的价格一路飞涨,但近半个月以来,钢材的价格却出现了阴跌。张进是河北廊坊一家民营钢铁企业集团的总经理,他的企业规模不到1000万吨。
在张进看来,2010年是钢铁行业极其关键的一年,高产能、高成本、低利润的状况将“主唱”2010,正所谓冬天虽过,仍有倒春寒。而钢铁业的重组大戏将在这一年隆重开演。
扩大产能的唯一办法就是兼并
“现在铁矿石和焦炭价格一路飞涨,我们都有点吃不消了。”张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澳矿到岸价格130美元/吨,比2009年同期的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与铁矿石同称为钢铁业粮食的焦炭价格目前已经突破1850元/吨。
在张进看来,现货矿价是铁矿石长协谈判的主要依据,其直线上涨无疑将使中方在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中处于更加艰难的境地。
此时,中国与三大矿(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的铁矿石谈判正处于“冷战”。有消息称,三大矿正准备将谈判的主要力量放在日本。
“如果的确转向与日本谈判,达成首发价格,作为最大矿石消费国的中国无疑又一次被动,这无疑又一次增加了铁矿石涨价的筹码。”分析师表示,果真如此,国内钢铁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价格压力。这种压力将促使国内钢企在2010年加速兼并整合,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
上海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公开表示,目前产能过剩挤压和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