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份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3.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37亿元,同比增长53.1%。据铁道部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三年间,平均每年铁路建设投资额都将在7000亿元以上,这将极大地拉动铁路用钢需求。根据初略测算,铁路每投资1万元消耗钢材0.32吨,今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7000亿元,铁路建设用钢量将超过2200万吨,比2009年至少增加300万吨。
济钢稳步开拓铁路车辆用钢市场
2月初,山东钢铁集团济钢与中车集团济南车辆有限公司签订了一笔3400吨的高强度耐腐蚀钢订单,这标志着济钢在开拓铁路车辆用钢市场上取得了新突破。
为应对严峻的金融危机,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铁路建设成为当前投资重点,预计2008-2010年铁路投资规模3.5万亿元,其中机车车辆方面占总投资规模大约10%左右。铁路车辆用钢对钢质的纯净度、耐腐蚀性、强度及表面质量的要求非常严格,属于钢材市场上的高端产品。济钢结合当前的铁路用钢市场需求,将机车车辆板作为战略产品研制开发,努力拓展铁路用钢市场。2009年8月,济钢机车车辆用钢Q450NQR1顺利通过铁道部认证。2009年9月,首次向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供应铁路车辆用钢655吨,表面质量、产品性能均达到技术要求。
武钢研究院铁路车辆用钢通过鉴定
2009年11月初,由武钢研究院负责的“铁路车辆用低合金高强度钢GR50Cu的研究开发与制造技术”项目通过了由公司组织的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钢的实物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GR50Cu钢主要应用于制造出口铁路货车的重要零部件,该钢对化学成分、焊接性能、加工性能及低温韧性等具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武钢已实现批量生产。
马钢高速车轮技术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马钢高速车轮技术改造项目于 2月26日上午 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将对提高我国高速列车车轮自主创新水平、加快高速动车组车轮国产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马钢高速车轮技术改造项目是马钢适应我国高速铁路发展需要、加快高速动车组车轮国产化进程而实施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合格铸坯80万吨。静态投资概算约20亿元,主要为新建一条具有国际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特种钢电炉炼钢、连续浇铸和开坯生产线,包括废钢加工配给系统、铁水预处理系统、常规超高功率110吨电炉、LF钢包精炼炉、RH真空精炼装置、五机五流圆坯连铸机、开坯机、高等级机制用钢真空模铸系统、钢渣处理系统等。该项目不仅为马钢高速车轮生产线提供优质钢坯,同时为马钢与美国联合电钢公司(UES)合资建设的支承辊项目提供轧辊制造用钢,并兼顾部分高档机械用钢品种,为高线轧机提供高质量坯料,为产品调整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马钢车轮产品首次进入德国市场
日前,德国铁路公司和马钢签订了第一批1232件BA318/BA319车轮订单。这是今年马钢牌车轮获得的首批海外市场订单,也是车轮产品首次进入德国市场。 据悉,德铁原则上同意2010年从马钢采购货车轮1.5万件,占德铁年采购总量的20%。
包钢成功开发出口沙特阿拉伯的EN标准钢轨
包钢2月份成功开发了出口沙特阿拉伯的EN标准的R260和R350HT钢轨,并与沙特签订了出口订单。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包钢钢轨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在满足国内钢轨需求的同时,包钢未雨绸缪,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先后开发了符合美标、日标、欧标及国际铁路联盟标准的钢轨,实现了规模出口。
攀钢轨梁厂50N全长淬火轨实现批量生产
3月1日 ,攀钢新开发的50N全长淬火轨首次在轨梁厂万能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获得成功,检测结果表明,50N全长淬火轨规格尺寸和淬火性能达到标准要求。
50N全长淬火轨是轨梁厂于今年2月9日开发出的新产品,于 2月28日 开始在万能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
据悉,2010年1月份,攀钢钒轨梁厂钢材产量超计划1.4445万吨,超额完成首月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