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次级债发行超1600亿 天量信贷刺激银行扎堆发债

次级债发行超1600亿 天量信贷刺激银行扎堆发债

来源:财经 编辑: 2009年07月02日 08:59:56 打印
中国银行6月30日获批7月初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400亿元次级债,如果此笔债券成功发行,我国商业银行今年1-7月次级债发行量将超1600亿元。
 
 
而去年全年,商业银行次级债规模仅为736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底以来信贷规模的高速扩张导致资本充足率不足,是商业银行频发次级债的主要原因,低利率环境和通胀预期也促使银行倾向于选择次级债补充资本金。

  支持信贷扩张

  “如果还不补充资本金,有几家银行连继续发放贷款的基本要求都将达不到”,某业内人士道出目前银行面临的资本充足率压力。

  今年以来,光大银行、重庆银行、农业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交通银行相继发行次级债,另外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都有不同规模的次级债发行计划,次级债发行呈现井喷态势。

  中信建投研究员魏涛表示,今年贷款规模将在8—10万亿,相较去年至少有30%的增幅,银行资本金扩张远远达不到这一速度。银行业正在采取多种手段扩大资本金规模,比如民生银行增发H股,也有多家银行发行混合资本债券。相较增发,次级债在发行手续上相对容易,又比混合资本债券在偿付时更加优先,容易为市场接受,所以发行次级债成为商业银行主流选择。

  东海证券分析师陈继先认为,银行大量发行次级债也有防范坏账风险的考虑,今年大规模贷款投放,经济虽然在回暖,但何时复苏仍难判断,“现在银行都面临着坏账增加的风险,所以必须先融资尽可能夯实资本。”

  发行成本较低

  目前处于低利率时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也处于低谷,此时债券融资成本较低。

  中行曾对其发行次级债的原因解释称,由于在2010年3月4日前,中行在2004-2005年间发行的600亿元次级债券将有510亿元进入提前赎回期。根据募集说明书的规定,若不提前赎回,综合平均成本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近3个百分点,且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也将逐渐减少。因此中行决定提前赎回,这就需要补充一定的附属资本。分析人士指出,这实际上就是利用目前低利率环境“借新债还旧债”,降低融资成本。

  而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通胀预期也将强化银行尽快发行次级债意愿,因为真实通胀形成以后,债券收益率将上升,从而加大银行发行次级债或者混合资本债的成本。

  陈继先进而指出,从需求角度而言,今年银行次级债需求也比以往好。国开行改制变身为商业银行后,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在金融债中的优势地位也在削弱,商业银行发行的次级债、金融债等就是主流。一些机构也有刚性配置的需求,银行次级债尽管流动性不好,但收益率仍比同期的政策性银行金融债高。

  避免饮鸩止渴

  次级债是指偿还次序优于公司股本权益,但低于公司一般债务(包括高级债务和担保债务)的一种特殊债务形式。魏涛介绍,次级债只计入银行二级资本(附属资本),不计入一级资本(核心资本)。根据监管政策规定,附属资本不得超过核心资本,而次级债不得超过附属资本的50%。但目前中国的银行附属资本水平并不高,不会影响银行发放次级债。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却认为,由于次级债务工具并不能真的增强银行资本水平,因此如果银行依靠发行这类工具来支持银行信贷的高速增长,银行的真实资本实力将面临下降的风险。“如果一些银行只是将次级债务工具用作膨胀自身资本充足率的工具,以应对资产的过快扩张,那么它们的信用状况或将面临风险。”

  

上一篇:宝钢首进全球前3强 中国钢企隐现“国进民退”?

下一篇:传工信部已完成钢企兼并重组条例初稿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