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宝钢“二次创业”任务艰巨

宝钢“二次创业”任务艰巨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豫言 2011年10月18日 10:15:55 打印

导读: 但是,做大并不等于做强,中国钢铁业的兼并重组截止到目前主要还是“政府推动”的运作模式,存在的重并购轻重组的现象,没有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钢铁业进入微利时代 宝钢“二次创业”任务艰巨

  近年来,我国钢铁业发展饱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钢铁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困扰,高成本、低效益运行特征日益突出。今年上半年,纳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的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仅为3.14%,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

  在这种大背景下,钢铁业如何突破瓶颈寻求发展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宝钢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10年利润总额达242亿元,占到全国70余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总额的26%。近日,本报中经产业景气指数企业调研组前往宝钢集团,就钢铁业为何高产低效、铁矿石价格为何居高不下以及兼并重组的难点和重点等问题采访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

  如何看待当前国内钢铁业的发展格局和态势?

  徐乐江:就目前我国钢铁业的情况来看,我认为说它处在“微利时代”是没错的。这几年,大宗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而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要低于原料价格上涨的幅度,这就导致了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从重点大中型企业的利润情况来看,2007年以来销售利润率逐年下降,2007年至2009年分别为7.26%、3.23%、2.46%。今年上半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64亿元,销售收入利润率仅为3.14%。

  我觉得,低盈利现状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阶段是密不可分的,总的来说钢铁工业处在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过渡阶段。在即将步入的创新驱动阶段,行业组织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将逐步替代投资成为影响中国钢铁产业和企业发展、竞争力和收益提高的主要驱动因素。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投资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钢铁工业的装备技术、生产能力、品种结构有了巨大提升和优化,基本上解决了从数量上满足国民经济和下游产业发展需要。这一阶段的鲜明特征是市场拉着企业在发展,而不是企业在竞争创新中求发展。高速增长的需求导致企业间的竞争并不激烈,竞争机制也无法起到优胜劣汰的作用。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政府和企业的投资意愿和能力为主,即通过不断的投资活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增加产品数量的方式来获得钢铁产业的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宝钢作为我国钢铁业的龙头企业,面临哪些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变化?

  徐乐江:目前我们国家是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市场经济首先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其次是要解决产能大于需求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1978年我们宝钢建厂,那时中国一年的钢产量不到3000万吨,现在是多少?今年要突破7亿吨了。7亿吨钢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是中国在创造世界的历史。从钢铁产生以来,人类历史上只有4个国家的钢产量超过了1亿吨,美国、日本、前苏联还有中国。而我国1999年钢产量就达到了1亿吨,2000年的时候1.28亿吨。1.28亿吨用了22年的时间,而7亿吨仅用了不到10年。钢铁行业是一个基础性行业,水泥行业也是。如果你看看水泥行业的发展状况,你会发现和钢铁业有着惊人的相似,因为钢筋水泥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或者说现代化发展的标志。这几年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庞大的钢铁产量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在这个情况出现之后,钢铁业的微利时代也接踵而来了。

  从美国、日本的情况来看,钢产量是一个边际递减的趋势,即在基本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工业进程之后,钢产量就会递减。比如日本,最高时年产量达到1.8亿吨左右,而目前降到9000万吨左右。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中国的钢产量将来也会回归。

  在这个规律的后面,我们应该看到将会有一场非常激烈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一定会有人出局,也一定会有生存下来的。因为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钢铁的需求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走到今天也还需要钢铁。因此我觉得,这个微利时代不是坏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从事钢铁事业的人都要有这个准备,一场激烈的竞争已经开始了。而对宝钢来说,我们也将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钢铁企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状况?

  徐乐江: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在促进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弱化了我国钢铁产业发展的竞争压力,积累了一定的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仍然过低、产业布局不合理、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产业链不完善等。同时,也造成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下降;产业链利润向上下游两端转移趋势明显,而高度分散的组织结构更加恶化了钢铁工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价能力。

  “二次创业”是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宝钢近年来一直在强调“二次创业”,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徐乐江:如何理解“二次创业”?一次创业是指宝钢的从无到有,即从1978年建厂开始,而二次创业是描述今后宝钢如何生存和发展。目前我们在国内是领头羊,再过10年、20年、50年,我们宝钢还能否同样具有竞争力,那时我们还能不能是中国最好的钢铁企业,就需要我们这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了。因此,这个二次创业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钢铁市场已经从多年的“供不应求”转变为长期的“供大于求”,宝钢也在思考如何在变化的市场情况下对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行全面调整。于是针对未来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二次创业”,这个理念也在这一时期不断被强化,目的就是要提高宝钢的应变能力和响应能力。

  在宝钢“二次创业”中,实施“精品+规模”战略是个重头戏,目前进展如何?

  徐乐江:宝钢最早在2007年提出了“二次创业”,当时的目标是力争在规划期内形成8000万吨的产能规模,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球前三强,进入世界500强企业200名以内。2010年6月,宝钢出台了《2010-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出要坚持“精品+规模”的战略。精品的本质是以高用户认知价值获取单位产品的高收益,规模的本质是以低成本获得较高的总收益。精品体现对市场的引导力,而规模体现对市场的控制力。

  宝钢新一轮规划到2015年,形成6600万吨的产能,但是我们的目标后面加了一个α(α代表不确定性)。第一,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到底如何?这个和宏观经济有关系;第二,宝钢实施兼并扩张后的掌控能力到底如何?如果重组后不但对方竞争力没提高,还把宝钢自己给拖下去了,这显然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这个α是根据宏观经济、行业发展还有宝钢的能力提升来确定的。

  理性看待“疯狂的石头”

  今年上半年,三大矿山合计获利3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6亿元),而同期国内重点钢铁企业仅实现利润564亿元。业界有“矿山吃肉、钢厂喝汤”的说法,这种现象是否还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徐乐江: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垄断市场及中国钢铁工业过去10年超常规快速发展,是造成铁矿石这个10年前不为人关注的“普通的石头”变成了“疯狂的石头”的主要原因。

  2000年以前,宝钢的铁矿石到岸价格没有上过每吨30美元,那时候的铁矿石企业可以说是在生死线上挣扎,不赚钱甚至赔钱。不赚钱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就是剩者生存,最后三大矿山把全球的铁矿石企业整合得差不多了。当时,几代矿山的CEO们都在破解生存难题,因为铁矿石和钢厂是惟一的一对一的关系,铁矿石只有给钢厂,只有钢厂需要铁矿石。那时的供求关系是平衡的。实行的也是长期定价机制。然而进入这个世纪以来,为什么行业状况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要我说,因为中国发展得太快了,中国人自己没有准备好,全世界更没有准备好。1973年的时候,全球钢铁产量有7亿吨,到2000年达到8亿吨,27年的时间全球钢材产量只往上爬了1亿吨。而去年呢?去年全球钢材产量达到14亿吨,我国由2000年的1亿多吨升至去年的6亿多吨,从这两组数据我们就很容易看出,这10年全球钢产量从8亿吨到14亿吨主要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

  照这样发展,铁矿石能不涨价吗?有人说是三大矿山掌握了优势,这是结果但不是原因,现在全球矿山70%海外贸易在他们手上,市场垄断、价格垄断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说,是中国的快速发展把世界铁矿石钢产量的供需关系打破了,而新的格局没有建立起来。

  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但没有形成议价权,这非常令人惋惜和担忧,主要是什么原因?

  徐乐江:这主要是我国钢铁业集中度低造成的。10年前,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三分之一为宝钢所用,而如今的情况是,我国钢铁业发展迅猛,众多企业使用进口铁矿石,也由此诞生了很多铁矿石贸易商。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独有的两个价格:一个是协议价(以前是年度定价现在是季度定价),一个是现货价。但是,对于日本、韩国等钢铁产业集中度高的国家却不是这样,日本4家大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接近75%,作为谈判代表的新日铁与其他3家企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我国2010年前10位的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只占全国粗钢产量的49.4%,宝钢以前作为谈判代表多年,有时我们的谈判需求很难兼顾到方方面面,所以现货市场应运而生了。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发展速度较快带来的问题。但我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国家振兴钢铁工业相关政策的实施,未来中国的铁矿石市场一定会迎来一个良好的秩序。

  未来的全球铁矿石市场将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我国针对寡头垄断的局面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徐乐江:一个稳定的产业链,其链条两端一定是均衡发展的。目前产业链的风险已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并将逐步释放。首先,产业链利润分配的严重不均衡难以持续。10年来,全球钢铁产品综合价格上涨2.3倍,同期中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至少上涨了7倍。与三大矿山两位数的利润率相比,2010年中国钢铁业平均利润率不到3%,整个行业的利润总额不如三大矿中的任何一家。2011年上半年三大矿山合计获利3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6亿元),而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同期国内重点钢铁企业仅实现利润564亿元,前者是后者的近4倍。很显然,这种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是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其次,资源价格大起大落的风险在增加。有暴涨必有暴跌,这是客观规律。在矿业投资高回报的吸引下,全球钢铁企业和非钢铁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上游产业投资,矿石产能的大规模扩张将改变目前的供求关系。中国钢铁业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铁矿石需求量在保持一段稳定时期后会逐年减少,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供应严重过剩后的价格暴跌。

  当然,在铁矿石供求出现逆转之前,从安全获得资源的角度出发,中国一直在为打破海外资源供应的地域垄断和品种垄断,构筑多元、稳定的全球资源供应体系而努力,虽然短期内还难以打破供给的垄断格局,但应该看到,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从铁矿石进口来源看,中国铁矿石来源国已经发展到了40多个国家。除澳大利亚、巴西等传统资源国家,目前中国还在南非、蒙古、越南、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秘鲁、阿根廷等国的海外资源投资方面取得了进展。目前中国每年进口的铁矿石中有8000万吨属于权益矿,中国钢铁原料多元化供应已开始逐步呈现。

  钢铁业兼并重组任重道远

  宝钢近年来对八一钢铁、宁波钢铁等实现了成功的重组,主要经验是什么?

  徐乐江:“十一五”期间,宝钢先后实施了对新疆八钢、宁波钢铁、广东地区钢铁业务、福建德盛不锈钢业务的兼并重组。宝钢所实施的兼并重组,并非单纯“求大”。5年来,通过科学的发展定位和全力协同支撑,加入宝钢大家庭的八钢和宁波钢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宝钢不仅在规模上得以翻番,2010年产量超过了4000万吨,而且已经在国内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北边疆“两角一边”的战略布局。

  从宝钢多年的兼并重组历程中,我可以简单地归纳出几个特点:

  一是宝钢的并购不单纯注重产量的增加,而是注重并购的实质效果,注重并购一个成功一个。可以说,在中国钢铁界宝钢肯定不是并购数量最多的钢铁集团,宝钢克服了目前产业内普遍存在的重并购轻重组的现象,我们力争使并购后的企业取得重大协同效应。

  二是宝钢的并购行动均按照既定的并购战略实施,企业的并购行为必须符合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包括区域战略、产品战略、产业链战略,对不符合战略要求的不盲目并购,我们认为“捡到篮里的未必都是菜”。

  三是宝钢成功的国内并购都离不开地方或有关方面的支持。有关方面的推动使并购事半功倍,国企主导下的并购还不能单纯走市场化之路,对我们来说,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

  此外,我认为兼并重组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问题的。当前无论是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还是政府调控这个有形的手起作用,都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后面的事情就得看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但是这个趋势发达国家走过来的,我们一定不会差,一个国家的铁路、公路、住房等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有一个大致的需求总量的,建完以后对钢筋水泥的需求一定会下来的,当需求下来的时候竞争会日趋激烈,谁家资金链断了谁家可能就要退出,等到剩下来的就都是有实力的大企业了,行业的集中度也就自然提高了。

  宝钢今后在兼并重组中还将采取哪些举措?如何有效实现行业整合提升竞争力?

  徐乐江:在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企业扩张的最佳路径就是并购。但不是所有的对象都是我们的并购目标,一定要精心选择并购目标。我们一般会首先考虑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这个潜在对象是否符合我们的区域布局战略,如果它所处的位置正好在宝钢未来重点布局的区域,那就列入优先考虑的对象;其次是这个潜在的对象是否符合我们的产业布局战略,现在钢铁企业有向上下游产业延伸的趋势,如果我们确定了向上游延伸,那么拥有资源的对象就是我们优先考虑的;再次是这个潜在对象是否符合我们的产品布局战略,是否与我们现在的产品具有互补性或者重叠性?在对上述三个问题考虑清楚后,接下来才考虑这个并购对象的资产质量、社会负担等其他方面的问题。

  但是,做大并不等于做强,中国钢铁业的兼并重组截止到目前主要还是“政府推动”的运作模式,存在的重并购轻重组的现象,没有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宝钢在1998年与上钢联合重组,我们根据他们所占的市场、资源,还有今后发展的定位,装备全部更新了,干部技术人员也过去了,但和我们心目中要达到的目标、竞争力还有距离,这里有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今天我们还不敢说和上钢联合重组大获全胜。与上钢的重组让我们得出经验:第一,各企业在自身发展当中,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我们尊重其文化、习惯、传统。第二,在联合重组之前,从它的装备、工艺、人员,到我们后面的规划,都要交流得非常充分。第三,定位很重要,要根据被收购企业的市场、资源,做出正确恰当的定位,这对其今后走得顺利与否非常重要。

上一篇:统计局:中国9月粗钢产量5670万吨

下一篇:鞍钢业绩预计大降90.71%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