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中国钢企“机密”藏身力拓电脑
中澳领导人介入力拓“间谍案” 铁矿石谈判仍在进行 宝钢首席谈判代表等数名高层管理人员结束被调查 数十中国钢企“机密”藏身力拓电脑 力拓“窃密门”这根线头,或将牵出更多“秘闻”。
昨日,有内部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被有关部门带走的力拓上海办公室办公电脑已被 “拿下”——数十家与力拓签有长协合同的钢企资料藏身电脑。这些资料涉及了企业详细的采购计划、原料库存、生产安排等数据,甚至连有的大型钢企每月的钢铁产量、销售情况也非常明晰。
“(力拓)对中国钢厂的情况了如指掌”,该知情人士表示。“矿山甚至比有些企业的老总更了解他们的公司。”有跟矿山交往密切的人士也说道。
当记者昨日就此信息向上海市国家安全局方面求证时,上海国安局并没有正面回应该问题,有关人士只是表示,“此案正在依法审查,有结果会公开发布。”
作为矿山方的同一利益联盟,尽管目前深处“窃密门”事件的主角是力拓一家,但中投能源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窃密门’未来可能会牵扯到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
矿山“打点”具体业务人员
据悉,被警方带走的力拓办公电脑中对我国各钢企的技术分析非常详细,各生产流程的参数也非常准确。“不像是推测出来的。”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在我们公司,能知道原料库存、生产安排、销售情况等细节的人不超过10个。”13日,河北钢企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矿山能够掌握这些企业机密,可能早已买通相关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人士。
“矿山对钢铁企业很多内幕的掌握可能更多来自钢企具体的业务人员。”有业内人士表示,以目前涉案的谭以新来看,虽然胡谭私交很好,但谭在首钢身居高位,最多是透露铁矿石谈判的一些细节,不可能自降身份把首钢的生产经营信息等细节都提供给胡士泰,矿山更有可能通过具体部门的人员了解这些资料。
钢铁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矿山企业在招聘时突出“有在大型钢铁企业工作经验”的细节,矿山企业中很多员工原本就是中方钢企的中高层职员,对于钢企的生产情况自然了然于胸;即便是新近的生产销售情况,他们通过一些人脉关系也能够轻易取得。“矿山通过‘内鬼’掌握钢企信息并非不可能。”
不仅如此,矿山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销售策略在实际工作中也得以最大限度地体现。通过百度搜索胡士泰的一些行程可以发现,胡士泰几乎每个月都与下属一起到钢厂考察,这其中不仅包括宝钢、首钢、莱钢等钢企巨头,也包括新钢、萍钢、敬业等中小钢铁企业。而只要胡士泰到访,各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一定会出面隆重接待,有中型钢企甚至在胡士泰到访后表示:(与力拓合作)为集团向国际化钢铁企业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胡士泰出面是为建立高层联系,具体细节由下属接着沟通。”上述河北钢企人士告诉记者,矿山几乎每个月都会来人拜访,电话更是每周都有。但他认为沟通的内容多为基本的生产情况,有时候也涉及一些铁矿石的内容,但多为公开的信息。“至少我没有泄露跟生产经营有关的企业机密。”
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有业内人士也透露,矿山企业和钢铁企业的 “感情沟通”非常紧密,除正常的“业务提成”外,很多矿山逢年过节都会对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打点。“这种打点不仅针对中高层,对涉及具体业务的中层人士也不放松。”
另两大巨头能否独善其身?
作为“铁矿石三巨头”的另外两方,尽管目前力拓的案子并未扩大化,但种种迹象表明两巨头或许也难独善其身。
“从交易的动机来看,三巨头属同一利益联盟,力拓也不至于自己独自去冒(窃密门)风险,而让另外两家来坐享其成。因此,‘窃密门’未来牵扯到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也有可能。”姜谦认为,“内鬼”和商业贿赂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潜规则”,既然力拓涉嫌运用这些规则为己谋利,当然也就不能排除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也在复制交易。
虽然尚没有证据表明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也掌握了中国钢企 “内鬼”,但必和必拓去年奥运会期间高规格招待包括某大型国有钢企在内的中国钢企的行为曾在业内引发巨大争议,必和必拓自称“沟通感情”的行为也被指责为商业贿赂。
“尽管是分开谈判,但矿山在谈判之前都有沟通。”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按照此前的铁矿石首发价原则,谈判任一方先达成协议,即为当年的首发价,其余各方均遵照执行,这实际上将三大矿山捆绑为一个利益共同体。
该人士认为,已经决定与力拓合作的必和必拓一定了解并可能参与了力拓的行为,在传出联合的传闻之后,“两拓”一直“走得非常近”,近期的表态也几乎是同一个声音。有媒体报道说,自6月中下旬开始,力拓和必和必拓几乎同时以违反供应合约为由向中国钢铁业提出了“索赔”要求,索赔金额也“惊人一致”地为90多亿美元。
“三大矿山的关系相当于行动一致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有法律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虽然没有最终授权,但三大矿企任何一方进行的铁矿石谈判实际上都是在代表三方同时进行。该人士认为,力拓不会代表另两方冒险单独行事,另两方也不可能干净地置身事外。但记者昨天分别致电上述两公司时,相关人员均表示“不知情”。
“一旦搜查,(必和必拓、淡水河谷)逃脱不了干系。”7月13日,有钢铁权威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唯一的疑问是中方什么时候介入。
澳方多次表示希望尽快结案
同样关心案件进展的还有澳大利亚相关部门。昨天,有媒体报道称澳大利亚外交部长StephenSmith表示,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的官员们周一召见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要求中国方面通报更多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拘留力拓澳大利亚籍雇员胡士泰的细节。
据悉,自胡士泰涉案以来,澳大利亚外交外贸部已经先后三次对话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澳大利亚驻京大使馆人士昨日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了上述约见,该人士透露,StephenSmith是希望胡士泰案能够迅速结案。
此前,StephenSmith已经在不同场合多次发表 “希望北京方面迅速解决此案”的讲话。
不过,“胡士泰案件很难快速结案。”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胡星斗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胡士泰案件目前只是发现了首钢谭以新等一部分线索,往下还会有更多的钢企牵涉其中,也会有更多的人被调查,“案件肯定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缜密调查。”(每日经济新闻)
中澳领导人介入力拓“间谍案” 铁矿石谈判仍在进行“力拓间谍案”所引发的澳大利亚政府层面的反响越演越烈。据有关媒体昨天报道,面对内阁压力,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可能与中国领导人取得联系,就力拓(Rio Tinto)上海办事处4名员工被拘一事进行会谈。
澳方召见中国驻澳大使
自“力拓间谍案”曝光以来,相比中方的低调,澳大利亚政府和相关企业反响不断。
昨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斯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在澳大利亚堪培拉表示,澳大利亚外交部的官员们昨日召见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要求获悉中国有关部门拘留力拓澳大利亚籍雇员胡士泰(Stern Hu)的更多细节。史密斯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表评论称,澳政府官员们重申,胡士泰的案子应该得到迅速处理。
史密斯称,这已经是澳大利亚外交部自上周一(7月5日)以来第三次与中国驻澳大使进行对话。他补充道,澳大利亚官员们同时也在向北京方面寻求此类信息。
史密斯表示,澳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步骤的、条理化的措施应对此事。
同一天,澳大利亚财政部长林赛·坦纳(Lindsay Tanner)在澳大利亚悉尼对记者表示,澳大利亚政府不会因“胡士泰案”而改变对海外资金在澳投资的评估程序。分析人士认为,在此敏感时刻,坦纳所称的“海外资金”可能就是特指“中国投资”。
目前,应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核委员会(FIRB)要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就收购澳大利亚稀土矿业公司Lynas Corp51.66%股份的交易,正拟重新递交申请。
铁矿石谈判没有中止
就《悉尼先驱晨报》称中国政府高层介入“力拓间谍案”调查,坦纳表示,不知道有关报道是否属实。
《悉尼先驱晨报》昨日在其网站上援引中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政府高层亲自批准了中国国家安全部对“力拓间谍案”展开调查。该调查已导致四名力拓员工被捕。
报道称,上述自称了解“力拓间谍案”内情的消息人士表示,调查早在力拓放弃接受中国铝业公司195亿美元投资交易前就已开始。
该报网站援引一位中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称,调查当然不是为了报复力拓与中铝公司交易的失败。调查是经过深思熟虑、针对一般资源问题的政府行动。政府在作出决定前,已考虑到了可能的国际反应。
坦纳还表示,中国钢铁企业不大可能放弃当前与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主要是必和必拓、力拓)之间的长期合约,而转向现货市场交易,“我认为这种设想不大可能发生,因为对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重要的是拥有可靠而连贯的供应。因此我认为,过去一直存在的合约模式不太可能消失。”
现有的合约体系管辖着澳大利亚每年对中国价值140亿美元的铁矿石出口。目前该体系前途未卜,因为中国钢铁企业至今未能与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在内的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就今年的合约价格达成共识。
另悉,昨日,代表中国钢铁企业进行铁矿石谈判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某不愿署名官员在上海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和铁矿石厂商之间紧张的价格谈判仍在继续。
澳大利亚金融服务部长鲍文(Chris Bowen)12日表示,“力拓间谍案”可能会使澳大利亚企业认为在中国开展业务的不确定性增大。Bowen称,这也应是中国政府关心的问题,如果海外企业感觉不确定性非常高,则会改变全球外国企业接触中国企业的方式。
中国官方相对低调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委主任沙海林昨日对早报记者透露,11日在上海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西蒙·克林(Simon Crean)进行了当面会谈,谈及了胡士泰被拘的一些情况,但更多的是谈到一些更广范围的合作问题。不过沙海林表示,该事件过于敏感,且并不由自己主管,并不愿透露更多谈话的细节。
沙海林还对早报记者表示,其代表上海与西蒙·克林会谈主要是考虑“商务贸易部门”对口的问题,并无其他方面的更多考虑。
西蒙·克林在此次临时上海访问中回应此事时显得颇为谨慎。不过,在澳大利亚国内的一些反对党也表现出更为激进的措施,希望施压政府更高层首脑直接与中方会谈甚至通过政治手段要求中方释放胡士泰。
“外长史密斯认为‘这已经影响了澳企业到中国投资合作’的说法,目前在澳大利亚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认同,”一位澳大利亚籍业内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在另一方面,国内以特恩布尔为代表的反对党也趁此向其对手发难,实际在我们国内已经引起了另外一场争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