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钱荒”殃及上游 大宗商品压港严重

“钱荒”殃及上游 大宗商品压港严重

来源:经济观察报 编辑:豫言 2011年06月18日 08:47:51 打印

导读: 另一家港口公司人士表示,为了“倒库”,他们要帮助客户将散装运来的大豆打包,再以装包的形式运到别的远一点的仓库。而现在“移库”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港口内外的仓库都越来越满了。

  秦建国(化名)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日了。作为青岛港下属公司青岛前湾西港联合码头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联”)的一名业务负责人,一直为码头上不断增多的货物发愁。

  近段时间,青岛港很多仓库已库满为患,不少到港船只甚至因找不到泊位,没法卸货。这种业内称为“压港”的状况让他压力巨大。

  事实上,一年都很繁忙的青岛港最近有些烦恼,大量货物滞留在码头上,港口库中堆积满满,泊位上还停靠着大量满载的货轮。

  青岛港的遭遇,在这个夏天并非个案。秦皇岛、天津等重要港口近期都出现了这种“压港”现象。据了解,珠三角、长三角的码头吞吐量迅速下滑。

  港口连着的另一头,是多个行业的下游企业和贸易商采取“零库存”以减少损失,而大量原材料在上游企业和港口堆积。下游企业“钱荒”成为了大宗商品原材料滞销压港的重要原因,在改变了企业采购的习惯之后,“钱荒”已经向上游蔓延……

  此前本报亦有报道指出,棉纺、塑料加工、大豆加工、橡胶加工等行业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开工率甚至停产的状况。“今年的形势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比2008年可怕许多,2008年是一种“休克”,而今年则更像“温水煮青蛙”,到底有多少企业能撑过难关现在真不好说。”一家橡胶企业负责人说。

  商品“压港”

  秦建国介绍,“压港”的直接原因是,运到的货物滞留在港口发送不出去。“不能光吃不拉啊!”秦建国忍不住说了句粗话,现在他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疏运,“一方面去找货主、贸易商沟通,催促把货拉走或者一起想想别的办法处理掉;另一方面就是对货物进行合理化的安排,比如“移库”,这样才能倒出地方好接货。”

  一家港口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目前公司积压在港口仓库里的货物高达1300多万吨,而正常状态下库里有280万吨货就算多的了,而公司一整年的吞吐量也只有1600万吨。

  这样严重的“压港”,让青岛港近期很焦虑。在青岛港高层眼里,“压港”是“负面新闻”。

  “青岛港要求的是来货就走,不能压港。”青岛港旗下大港公司业务负责人李振清表示。

  然而除了“移库”之外,港口似乎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移库”是圈里的词儿,“看谁的库闲着,就先放进去,付给这些公司场地费,不行了再转。”秦建国说,他最近的工作就是在征得货主同意后,把压库的货物暂时移库到青岛港其他中转比较快的场地,比如集装箱公司和物流公司等公司有库容的地方。“得保证新来船上的货能接下来啊!”因为代价高昂,不到迫不得已,谁也不愿意采取这种“倒库”的方案。

  另一家港口公司人士表示,为了“倒库”,他们要帮助客户将散装运来的大豆打包,再以装包的形式运到别的远一点的仓库。而现在“移库”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港口内外的仓库都越来越满了。

  “大豆、橡胶、塑料、铁矿石等大宗商品都是压港的主要品种。”上述人士透露。而西联公司相关人士指出,铁矿石、铝矾土、纸浆、原木等品种都是重点困难品种。

  实际上,青岛港最近遭遇的困境并非个案,几位大宗商品研究人士在调研之后都告诉本报,秦皇岛、天津等港口,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压港”的情况,而重灾区都集中在生产企业用作原材料的大宗商品干散货上。

  下游需求不振、企业停止采购,在北方港口以“压港”的形式体现,而在产业链更偏上游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港口的忧虑体现在吞吐量的急剧下滑。

  申银万国最新港口研究报告显示,在今年一季度珠三角地区的港口经历了吞吐量下滑之后,5月份长三角地区的集装箱吞吐量陡然从4月份的同比增长10%降至3%,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甚至出现了1%的负增长。“在正常的经济周期里,中国各港口的同比增长一般都在12%左右,而5月份往后许多港口突然出现了个位数增长。”华泰证券一位分析师指出其中的非常态,“港口现在的状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还要糟糕许多,尤其是大宗商品原材料的吞吐更差,企业采购的意愿非常低。”

  “去库存化”隐忧

  在港口货品堆积如山的同时,大宗商品的贸易商和下游生产企业的仓库里却惊现“零库存”。“我们已经零库存两个月了。”山东一家国资背景的大型橡胶贸易商负责人王斌最近无事可做,“我们是现货贸易商,不动就是赔钱,但是现在看看同行,动了的赔钱更多。”

  另一家从事化工原材料贸易的日本贸易商也表示,近一两个月将库存下调了70%。“最近下游企业和很多贸易商手里都没有库存,原材料全部积压在上游企业和码头仓库里了。”一家大型化工贸易企业负责人说,这种情况虽然因原材料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别,但是下游企业和贸易商“去库存化”非常明显。

  关于主动采取“零库存”、停止贸易的原因,王斌解释,近期许多生产企业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对原材料采购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王斌的一个国企客户,去年得到贷款是90亿,今年只批了60亿,“一下少了1/3,立刻周转不过来了。而今年大宗商品的价格又要比去年高许多。”

  资金链的逐渐绷紧,在一部分中小企业悄无声息地停止采购停工的同时,已经改变了企业采购原材料的习惯。

  一家PVC内贸企业负责人说:“原来客户一天用30万吨的货,一次订三天,而现在一次就订一天,而且只订差不多10万吨。”

  一些大型企业虽然依旧持续采购,但是纷纷向供货商要求晚付款或者不采用现金结账。

  “以前客户订货都付现金,而现在都改成了银行承兑汇票,尤其是大企业。”中盐塑料销售部门内部人士说。虽然上下游库存情况有别,但下游“钱荒”的状态却很快地传导到上游生产企业。一家国有化工企业高层人士透露,下游大量采用承兑汇票等形式付款,几个月的兑付期已经直接使其公司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目前公司正在紧急研究股权融资方案。

  王斌说,在这样的一种形式下,贸易商能做的就是减少交易:“现在价格波动这么快,下游现在说违约就违约;货在我们手里,我们有主动权,到了工厂,工厂要是不付款,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今年发生的去库存化并不是一种经济向好、需求上升的结果,而是因为企业资金面过于紧张、难于周转并且对需求严重不看好的被迫选择。”一家以大宗商品期货著名的期货公司总经理分析,这样的一种去库存化,会导致企业大面积减少开工,而即使经济突然好转,企业也无法快速恢复生产。

  根据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5月份官方经理人采购指数PMI创9个月新低为52.0,较上个月回落0.9,各研究机构认为,这个数据证实经济处于阶段性回落通道,未来仍可能小幅下行。“而从大宗商品滞销和库存的实际情况看来,企业采购的景气程度可能要比PMI显示的还要差很多。”上述期货公司总经理指出。

  低开工率蔓延

  本报得到的一些行业研究员调研结果显示,棉纺、塑料加工、大豆加工、橡胶加工等行业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低开工率甚至停产。

  调研信息显示,棉纺企业目前开工率只有约三分之一,而塑料行业有一半的开工率,橡胶加工开工率为60%,大豆加工虽然开工率较高,但中国大豆产地的开工率却只有不到20%。

  “最近企业PVC的用量下降了50%,也就是说开工率也下降了50%。”一家大型化工内贸企业负责人说。

  这一波“停产潮”中,受伤最深的要数中小企业。

  全国工商联历时两个多月,对16个省份的中小企业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调研发现,当前的中小企业面临的“钱荒”问题可能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加严重。

  一位在江浙一带对企业现状进行调查的期货公司研究院人士认为,目前中小企业大面积、大量使用民间高成本资金,如果这种低开工率、采购、产销不畅的局面再维持两三个月,一大批企业就会破产,倒闭的数量甚至可能达到三分之一。“南方已经有一批中小企业倒下了。”“已经有一部分小企业主将固定资产抵押给银行,转移了剩余的流动资产。”上述人士调研发现,而这些小企业主身上已经背负了不少的高息民间借贷。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表示,浙江、广东确实是出现了中小企业集中倒闭的现象,“广东、浙江是沿海中小企业居多的地方,而且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加工贸易居多。世界经济尽管在复苏之中,但是复苏步伐非常缓慢,出口依然表现得比较艰难,所以产品、原材料挤压比较严重,库存投资在增加,流动账款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融资也变得非常困难。”“流动资金短缺,融资需求更高。一方面构成倒闭;一方面为了生存,必须继续去融资。融资难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曹远征说。

  从事化工品贸易的上海伊藤忠商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家豪说,与融资一直较为容易的大型企业和向来“现金为王”的微小企业相比,中型企业已经形成部分依赖融资的经营模式,其规模也不允许企业随时遣散员工停产,按照目前的状况,最危机重重的应该是中型企业。“而这一部分企业实际又是中国企业体量总和最大的一部分。”

上一篇:希腊更换财政部长

下一篇:天琪期货:螺纹下周仍有下探可能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