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韩哲)继河北钢铁集团、宝钢之后,另一大钢企巨头武钢也下调了
钢材出厂价格。
武钢昨日公布了其10月出厂价格,下调幅度最高400元/吨。其中,热轧Q195、SPHC及优碳系列不含税价格下调400元/吨,其他所有品种不含税价格下调300元/吨,冷轧、轧板和线材(3801,-22.00,-0.58%)的下调幅度在150-400元/吨,镀锡、彩涂、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等品种价格则维持不变。
联合金属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与此前宝钢的下调幅度相比,武钢的表现只能说是稍微好点,不过依然没能完全达到钢铁贸易商和下游客户的要求,毕竟此出厂价与市场价仍处于“倒挂”状态。
昨日,钢价终于在“跌跌不休”中出现小幅上扬。据兰格钢铁网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国内重点城市25mm二级螺纹钢(4011,-34.00,-0.84%)平均价格为3597元/吨,比前日涨22元/吨;5.5mm热轧卷板平均价格为3620元/吨,比前日涨21元/吨。
对此胡艳平认为还需进一步观察,不排除这是短期行为。她指出,要关注一下库存的变化,只有库存出现了下降才能算是真正利好了。
据联合金属网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螺纹库存总量达419.7万吨、热轧326.8万吨、冷轧118.4万吨、线材132.4万吨、中板则为132.2万吨,分别较去年同期高出170.4万吨、145万吨、14.9万吨、42.4万吨和30.3万吨。兰格钢分析师葛昕认为,高库存是严重制约钢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因而钢价目前仍在探底之中。
对于钢材市场后期走势,分析人士认为,武钢、宝钢等的调价政策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恐怕无法扭转当前疲软之势,短期内市场将继续震荡筑底,后半月则有望企稳并缓慢回升。
鞍钢董事长在昨日出席达沃斯论坛时也表示,鉴于国内钢铁产能的过剩,钢价下降将是一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