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杨建龙博士和国信证券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郑东就钢铁行业产业振兴规划以及行业现状通过电话会议同大家作了一些讨论。
杨博士参与了产业规划部分内容的讨论制定过程,提出本次振兴计划虽然是在扩大内需,提振经济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政策本身仍以产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为主导地位,兼顾短期平稳增长问题。
纪要:
钢铁行业振兴规划解读–杨建龙1、关于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平衡目前出口回落,但是出口退税调整低于大家预期的原因如下:
a)我国钢铁工业受资源瓶颈限制较大,钢铁工业不适合出口导向;b)人民币升值给钢铁出口也带来不小压力,税率的调整难以抵抗外币的贬值(比如韩国);c)劳动力便宜、规模效应、技术进步、产品附加值提升是我国钢铁出口的内在驱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规模效应的持续发挥,我国钢铁的长期出口是值得期待的,出口增长的内在动力与支撑是没有改变的。
2、关于钢铁总量的控制发达国家人均
钢材消费量一般在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时达到峰值,大概为700公斤/人,例如美国、欧洲发达国家均是如此。日本、韩国人均
钢材消费量也在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时接近高峰,但超过1000公斤/人。形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两者工业化的时间和空间都有所不同,韩国、日本的工业化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地区发生并且其工业化进程在时间跨度上被压缩。
我们判断中国达不到日本和韩国的程度,原因如下:
a)中国人口基数庞大,按照日韩的数据,中国的
钢材消费量具大难以达到;b)中国人口区域分布相对集中,钢铁使用频率较高,人均钢铁消费因此理应低于日韩消费强度。
我们预测2020-2025年中国
钢材产量达到7.8亿吨,按目前的扩展速度,只需要5年的时间。前期行业发展的事实证明,这必将在短期内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能源、材料价格的巨幅波动。因此,我们希望增长速度能放缓,以逐步解决产业增长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预期每年2000-3000万吨
钢材增量是比较合理的。
国家也重点提出淘汰落后产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淘汰落后产能并非易事,此次计划着重从落后产能的源头既外部成本的承担抓起。过去我国很多中小型企业不需要承担外部成本,目前计划加大节能减排成本,在市场机制面前,落后产能自然会得到淘汰。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推进执行力度。
3、产业兼并重组可以肯定的是未来2-3年钢铁行业重组将有较大变化,不过,这一过程是艰难的。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未必差于大型钢企,甚至好于大型钢企,原因在于中小型钢企经营灵活,在之前板材价格的持续回落,而长材受经济刺激方案价格得以快速上涨,在这双重影响之下,着重生产长材等低附加值产品的中小型钢企的经营状况更加得到了改善。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钢铁流通环节的整合重组。目前,我国钢铁贸易商大约在120000—150000家,他们的声音已经日益具有影响力,这一点在去年的钢铁价格调整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国家将在钢铁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双管齐下,经过复杂且艰难的钢铁企业及钢铁贸易商重组,使钢铁产能的集中度得以提升,同时在铁矿石谈判这敏感问题上也可以获得进一步的主动权。
在流通领域重组方面,国家将建立一个现货加期货市场的多层次的钢铁流通市场,以减少中间贸易商的数量。
4、技术改造国家在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中,列出专项资金支持钢铁行业的技术改造,这是之前所不具备的。对大钢企而言,国家直接在钢企里面设置国家级别的研究实验室,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例如宝钢);而对中小钢铁企业,国家也将通过各种途径支持他们进行技术改造,例如联合研发。在国际经济危机严重深化之时,国家也将支持钢铁企业走出去。
5、铁矿石的进口秩序关键在于如何提高铁矿石谈判中讨价还价的能力。目前国内代理制度存在一定问题,主要在于拥有代理权限的企业的道德风险,导致了国内铁矿石价格的紊乱,自行削弱了我国钢企在铁矿石价格的谈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