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晴朗。昨天苇子通过各种关系打听到,对于昨天市场流传的银监局下发对钢材行业停止信贷的事情进行了证实,昨日没有具体文件,只是银监局下发的一个关于严防资金流向过剩产能行业(其中包括钢铁)的通知,但是今日江浙地区银监部门已率先开始清查辖区内钢铁贸易商抵押类贷款。大家都知道,银行会对钢铁行业信贷控制,但是谁也没料想来的这么快,这样对钢贸行业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昨日,上海建材市场主流报价部分上调10-20元/吨。截至昨日收市,二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660元/吨,三级优质品螺纹钢主流价位在3800元/吨,大厂高线主流价位在3830元/吨。
昨日,终端需求依然寥寥无几,市场成交也是冷冷清清。虽然成交不见起色,但随着节日的临近,商家已经无意再下调报价,反而部分商家开始尝试小幅拉高。
昨日,有沙钢、永钢、中天、莱钢等9家钢厂调整了出厂价格。比较有意思的是,华东三大主导钢厂两跌一平,沙钢出厂价格较永钢、中天高出100元/吨。钢厂政策分歧如此明显,商家报价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总的来看,节前的市场,需求颓势已成定局,但价格下调已经意义不大,预计今日市场主流报价将趋于高位。
【钢厂调价】建筑钢材
◆沙钢于2月1日对螺纹钢、普线、盘螺出厂价格不动。
◆永钢于2月1日对高线、螺纹钢、盘螺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
◆长治于2月1日对普线、螺纹钢、圆钢、盘螺出厂价格不动。
◆三钢于2月1日对高线、二级螺纹钢出厂价格不动。
◆莱钢永锋于2月1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50元/吨。
◆湘钢于2月1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下调100元/吨。
◆武安裕华于2月1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30日至1日累计)。
◆河北明顺于2月1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30元/吨(30日至1日累计)。
◆邢台龙海于2月1日对高线出厂价格上调20元/吨。
◆裕丰于2月1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下调20元/吨。
◆昆钢于2月1日对螺纹钢、线材、盘螺出厂价格下调60元/吨
◆山钢(济钢、莱钢、张钢)于2月1日对螺纹钢出厂价格不动。
【宏观经济】
1月迷离收官 停贷银行2月重开闸
苦熬了10天的“停贷期”后,部分银行终于在新的一个月里等来了久违的贷款额度。
昨日(2月1日),记者从深圳、成都的部分商业银行获悉,各行总行近日已批出额度,允许从2月1日起开始对外发放贷款。
1月信贷终于“收官”,但“乱象”仍在:有报道称,截至上周五,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已接近1.6万亿元;但另有消息称,截至1月28日新增信贷不足1.1万亿元。
信贷再次“开闸”
1月初井喷式的信贷投放,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央行、银监会纷纷要求各银行控制贷款节奏,防止大起大落。近日有报道称,部分银行甚至被央行实施了惩罚性的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记者也从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获悉,该行1月19日起要求各分支机构严格控制贷款节奏,暂停对外贷款。“没有额度了,暂时没有放款了,只有等到2月份再说。”当时,该银行人士如是告诉记者。
昨天是2月第一天,上述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该行总行已批出额度,允许他们重新对外贷款了。“已经开始了,今天我们已经在对外放款了。”该负责人透露,目前处理的都是1月份积压下来的单子,包括对公和对私的贷款都重启了。
据介绍,由于贷款的审批主要是银行后台的事情,所以1月份已审核通过但还没有收到贷款的客户,会陆续接到银行的贷款通知。
成都市一家股份制银行分管信贷的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贷款已经开闸。“今天我们就处理了很多笔业务”,该负责人表示,1月份最后一周该行暂停了对外贷款,在几天的焦急等待后,总行近日终于给出了额度。“相信别的银行今天也都开始在放款了,”
另据中行深圳分行内部人士透露,该分行在1月末停贷后,已于2月重新开闸,但对于大企业以及各类消费贷款的额度有所收紧。
1月信贷乱局收官
尽管已进入新一月的放贷期,但有关1月信贷数据的各种传言仍然漫天飞舞。
昨日有报道称,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接近1.6万亿元,早前有消息显示,1月份前两周的新增信贷已达到1.1万亿元;但另有媒体从权威渠道获得消息称,截至1月28日,新增信贷不足1.1万亿元。
“不太相信1月份会有1.6万亿元的信贷增量。”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1月份信贷投放或在1.35万亿~1.4万亿元之间。
“信贷投放‘前高后低’是银行放贷一贯的传统。”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分析师祝朝安表示,央行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迫使银行拼命抢先放贷,而企业因为担心加息会增加融资成本,也会储备一部分资金。银行在去年末已储存了充足的“弹药”,各商业银行年初大多不存在贷款增速超标或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可将上年末储存的贷款项目集中在年前投放。
与新增贷款数额一样扑朔迷离的还有监管层的政策。近日更有媒体称,监管部门已要求商业银行按日上报信贷数据。
“2月份央行不大可能采取进一步的调控措施。”祝朝安表示,监管层对信贷政策十分关注,经历了1月份的“微调”,需要一个观察过程。
对于接下来的信贷走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经过了1月份的信贷井喷之后,银行的信贷将逐渐趋于平缓。
“预计2月份新增信贷在9000亿元左右。”西南证券分析师付立春认为,今年上半年月均信贷也将保持在9000亿元左右。
另有分析指出,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银行会对房贷规模有所收缩;此外,银行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放贷将趋于谨慎。
【铁矿石市场】
中钢和澳矿达成基础设施共享协议
据道琼斯通讯社报道,小型矿业公司Gindalbie Metals Ltd.和中钢集团公司周一表示,双方已经达成一项协议,将共用位于西澳大利亚州中西部地区相邻铁矿石项目的基础设施。
两家公司称,已经签署合作协议,为共享铁路线、住宿、水基础设施、简易跑道等重要设施和环境数据等提供框架支持。
双方称,此次安排将会令彼此受益,这些安排将降低成本,并通过规模化经济降低经营成本。
Gindalbie正在与合作伙伴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在西澳大利亚州中西部地区开发Karara项目。而中钢集团计划2月底开始在其Koolanooka/BlueHills项目采矿,该公司2008年斥资13.6亿澳元收购MidwestCorp.而获得了该项目。
【钢铁市场】
江浙清查钢铁贸易商抵押贷款
监管部门针对银行业的窗口指导利剑再次祭出,直指江浙地区的钢铁类贷款。记者日前获悉,由于部分地区钢铁囤货现象严重,随着近期信贷收紧,监管部门开始担心钢铁贸易商贷款抵押率过高等问题。目前江浙地区银监部门已率先开始清查辖区内钢铁贸易商抵押类贷款。
囤货危局
随着近期信贷政策的收紧,国内钢价在短期内面临进一步下跌的可能,银行的钢铁类贷款的风险同时也在积聚。
在过去一年,钢价经历了暴涨的过程。但随着1月中旬以来信贷的收紧,钢价下跌的迹象已颇为明显。万达期货研究员郑戈指出,“钢铁贸易商大都严重依赖银行贷款,钢价下跌将有可能使贸易商无法偿还贷款,银行的不良贷款就有可能产生。”
钢铁贸易商囤货是导致此轮国内钢价下跌的重要原因,钢铁类贷款中的贸易商贷款的质量也最令市场担忧。据北京某研究机构的调研,目前江浙、武汉等地区钢铁囤货的现象最为严重。
莫妮塔研究员祁益峰指出,贸易商囤货导致钢价虚涨,所以一旦收紧信贷对钢价的影响就很大,如果没有巨量囤货,钢价大跌的风险就小了。
不过,钢铁贸易商囤货的行为仍在继续。“目前贸易商仓单的贷款抵押率介于70%至80%之间,如果钢价下跌20%,银行此类贷款的风险相应就会增大。”湘财证券银行业研究员杨森担忧地说。
钢铁贸易商成重点
基于上述担忧,江浙地区银监部门率先展开了针对钢铁贸易商贷款的清查行动。某家大型担保公司上海负责人透露,“就全国而言,江浙地区的钢铁贸易类贷款比重相对较高。”
某股份制银行苏州支行负责人透露,“这项清查已经展开,但目前还没有涉及我们支行,清查的重点是钢铁类贷款的抵押率和仓单质押的真实性,70%以上抵押率的贷款要受到清理。”
贸易商们切实体验到了此次清查行动的威力。北京一期货公司钢铁行业研究员透露,“1月下旬信贷刚开始收 紧时,江浙贸易商们还表示未受影响,但在上一周,贸易商们就开始叫苦不迭。”
据悉,在本次清查中,如果钢铁贸易商贷款的抵押率高于70%,监管部门则要求银行通知贸易商增加抵押物或提前归还部分贷款;如果仓单质押存在虚假质押的现象,那么贸易商必须提前全部还款,贷款银行也要受到相应处罚。
事实上,江浙地区关于钢铁贸易贷款质押的虚假仓单在去年11月份就曾被集中清理过。“一些贸易商提供一些虚假的仓单进行质押贷款,并凭借手中真实仓单提取现货进行抛售,而此时银行的抵押物已经不存在了,为了避免损失,去年10月、11月时,银行曾到钢铁贸易商现货仓库进行大面积封仓。”上述北京某期货公司研究员说。
此外,江浙地区的钢铁类其他贷款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控制。据上海银行业某资深人士透露,“可以确认的是,目前钢铁行业固定资产类贷款已经被叫停,监管层要求大银行退出,小银行不准接盘,但钢铁行业的流动资金类贷款则未受影响。”
据记者了解,目前对于钢铁贸易商贷款的清查还仅限于江浙地区。深圳某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