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害怕的事故终于发生了。近10年来,中国一直在提高制造能力,大量生产廉价商品,从而帮助推动全球增长,但现在中国正陷入困境。周三发布的官方数据扫除了任何疑点。外国人减少了在华投资,还减少了从中国的进口:1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跌三分之一,而出口同比减少2.2%,这是2002年2月以来首次同比减少。连通缩都成了一种可能性,因为11月份的年度生产者价格通胀猛跌至2%,不到10月份数据的三分之一。
中国比多数国家都坚持了更长时间;毕竟,相当大部分的发达世界已经在衰退状态中,而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悬崖边上挣扎。不过,既然现在中国也开始“刹车”,随着中国工业化所需的石油、铁矿石以及其它所有大宗商品的需求收缩,涟漪效应是不可避免的。澳大利亚是较早的受害者。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格兰·斯蒂文斯(GlennStevens)就中国风险发出警告不到24小时后,该国矿业巨擘力拓(RioTinto)就宣布将裁员1.4万人。
对中国本身来说,除了对失业的长期忧虑外,最大的担心在于资本逃离和通缩。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数据都说明发生了资本逃离。在繁荣时期,这些数据由于一些资金企图逃避资本管制而被“放大”:悄悄带进一张夸大金额的外商直接投资支票,或者对出口开具夸大金额的商业发票,使投资者能够押注人民币不断升值。如今,这种押注已部分失色,搭便车流入的资金也随之消失。与此同时,乐观人士对价格下跌不以为意,认为这是“好的”通缩:猪肉价格便宜了,消费者就有更多钱用于任意消费。
但是,产能持续过剩将带来更阴暗的前景:价格减到不能再减的商品、受挤压的盈利空间和更多失业。上述两大担心都让中国央行伤脑筋,央行必须在不损及人民币汇率的情况下刺激需求。北京没有什么手段能够重振出口,但还是拥有可观的实力可投入提振国内需求:它有足够实力大动干戈一番,下令银行放贷,并限制资本流出。既然事故已经发生,要快速复苏,就要采取紧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