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钢网,国内网上钢材现货市场 天津分站 其它地区

您现在的位置: 中钢网 >> 天津分站 >> 本地资讯 >> 造船行业产能过剩危机渐现

造船行业产能过剩危机渐现

来源:cctv 编辑: 2009年08月10日 09:14:17 打印
有一项统计数据,听起来很牛。那就是今年我国造船业手持订单,首次超过韩国,位居全球第一。不过,这个全球第一却让一些业内人士很忧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来看记者对造船行业的调查。

    从扬州到靖江,再到南通,800里的长江岸线上,记者看到上千家造船企业比肩而立,平均不到500米就有一家。而三年前还杂草丛生的一些长江岸线,如今崛起的是一批巨无霸船企,熔盛、新世纪等企业都是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

    熔盛重工总裁陈强我们开工有三四十艘

    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炳康我们的订单是到2012年上半年

    根据江苏船舶企业目前的手持订单分析,2010年—2011年,江苏的造船量将突破2000万载重吨,占我国目前造船总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而2012年江苏接到的造船量将猛降到888万载重吨,也就是说,到时仅江苏就有1000多万吨产能无法消化。不久前,工信部发出警示,我国造船行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过剩产能达到了1600万吨。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却注意到,即使产能已经严重过剩,不少企业还在准备进军造船业,仅浙江台州就有20多家。

    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张锐敏我们这些民营企业老板,他自己先投下去再说,三四亿投了,设备调集,龙门吊都进来了,然后对政府提出来,你说不同意他,这个两三亿的投资就闲置到那里。

    上半年零订单中国船舶净利降38%

    虽然产能巨大,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造出来的船没有销路。作为造船业龙头,中国船舶也面临无单可做的命运。根据中国船舶最近发布的半年报,上半年出现了零订单,公司净利同比下降近四成。

    这份半年报显示,中国船舶上半年没有接到任何订单,在没有新船承接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实现126.19亿元的销售收入,其中造船获得97.10亿元收入。这主要是由于2007年、2008年接订单较多,截至报告期末,中国船舶累计仍手持订单126艘,2169.7万载重吨。中国船舶认为,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导致船运货运量减少,船队运力过剩,从而使新船需求明显减少、新船价格大幅下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船舶公司的经营承接可能仍将面临较困难的局面。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好的迹象正在显现,造船市场已经度过了前期的恐慌期,造船需求也出现了一些复苏的迹象,海工市场也可能好于预期。

    无订单缺买家船企两头为难

    一边国际货运量急剧萎缩,对船只的需求在减少;一边是造船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先造船再找买家”是浙江台州造船厂的通常做法,这段日子,几乎所有的老板心里都是越造越没底,因为船要造好了,买家却迟迟不出现。

    在浙江宏盛造船公司,我们就看到了正在建设的商品船,像这条2.3万吨的散货船,它的造价在一亿三千五左右,而在宏盛呢,这样的船就有三条,占用的资金将近五个亿。

    目前在台州没有买主的船舶就多达84条,不仅占用了数百亿的资金,而且一条船每个月的养护费就高达100万元。由于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烂尾船也开始出现。

    记者:它停了多长时间了?九洲船业:现在有好几个月了,三四个月了吧。

    而在江苏连云港的灌河两岸,去年以来投产的30多家船企中几乎有一半处在停工状态,而正常生产的企业中,大多也用“撑着”来形容自己的状态。

    在江苏名洋船业公司的造船现场,大家看到的是企业今年上半年唯一接到的四艘两千吨的集装箱船,但是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造这几艘船上的利润几乎为零。

    东方船业总经理詹喜龙应该说已经白热化了,很多企业资金已经转不动了,很多企业,流动资金都保证不了了。记者:大家都在撑着吗?撑的结果是什么样子?詹喜龙:撑不下去就关停。记者:您估计会倒多少?詹喜龙:30%应该是有的。

上一篇:青钢重组去向成谜 复星或进入

下一篇:建筑钢材的利多与利空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