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也就是从明天开始,中国将大幅下调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燃料油的进口关税。其中,柴油、航空煤油将以零关税进口。
下调进口关税,意在刺激进口。联系到5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要求两大集团禁止柴油等主要成品油的出口,政府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先是禁止出口,后又鼓励进口,双管齐下。目的只有一个——防范“油荒”。
事实上,类似这种限制出口、鼓励进口以解决油荒的办法,以前曾多次使用过。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油荒”总是能够在政府最担心的时机如约而至呢?
通常,“油荒”会表现在民营加油站私自提价出售、两大集团的加油站限量供应或者干脆没油。“油荒”的根本,首先在于中国原油严重依赖进口,资源先天缺乏;但需求又逐年增加。其次,仅仅依靠两大集团,其炼化加工能力亦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算上山东等地的地炼,炼化能力算是紧平衡。然而,问题在于,在政府和两大集团眼里,地炼和民营油企从来就不是正规军。第三,成品油价格由政府控制,价格不到位,两大集团就敢停机检修,导致大面积缺油;价格一旦到位,两大集团就不可能再给地炼一吨油了,总之,这钱是不能从垄断的油桶里流出来一点的。
因此,要解决“油荒”,根本上需要解决上面三个问题。但上面三个问题对中国成品油供需状况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具有戏剧性。中国一旦大规模进口原油,势必会推高国际油价,反过来进一步激化国内市场的矛盾。具体到成品油,此次进口关税的下调会否影响到国际原油价格的下一步走势,目前还很难说。
两大集团和民营油企之间的博弈,是影响“油荒”程度的另一个因素。两大集团手中掌握着资源,同时又具有涨价的建议权,今后还可能会有直接的定价权。民营企业手中只有加油站、炼厂,长期受困于油源。尽管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已经多年表示要推进成品油市场的改革,但是几年过去,这个市场的状况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民营炼厂的长期可靠的来源是燃料油,此次政府部门决定下调燃料油进口关税,其实也是在为民营地炼增加原料来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对于民营油企油源的保证方面算是一个帮助。不过,这看似对民营地炼利好的一招,其实折射了民营地炼在当下中国的悲哀处境——要了这么多年油,政府给你的还是燃料油。
自5月到7月,政府先后两次为防范“油荒”做出部署,对成品油“先堵后进”。理论上讲,这有利于缓解国内成品油的短期紧张局面。
接下来,也许考验两大集团的便是价格问题了,如果需求旺盛,供需再次紧张,那么他们惯常的选择将是建议国家发改委通过上调油价的方式来抑制需求、鼓励生产。而届时留给政府的政策工具,除了价格似乎也已经没有别的手段了。
你说,眼下这种解决“油荒”的办法,好吗?